分卷阅读160(2/2)
尹宝山只称姓尹,是个琴师。一介布衣, 四海为家。
这本是回忆最后一章的一部分,奈何这章太长了,细纲都打了3000字,写了好几天没写完
长孙茂立刻提醒他,“是不是还有正事要做?”
他琢磨了片刻,道,“这是……步法。不对,是身虽剑走。”
·
君山岛与黄鹤楼一晃而过,两人一径乘船东去。在江州下了江船, 沿鄱阳湖与沣水而行。
尹宝山笑道,“悟剑有如悟道,慢慢想罢。”
尹宝山自来熟惯了,不论遇着谁,聊上几句,便都似早八百年前就认得一般,自然闭不了嘴。不多时,聊得满车欢喜。临到迷谷附近,皆不舍得他走。几个年纪轻的都闹着要请他二人去剑邑玩上几天,细数家中好酒好菜,什么修水哨子、桂花茶和子四珍,什么上好庐山云雾、十年封缸醅酒……说尹宝山几度心动。
先截一章发,下一章很快
旁人不言名讳, 雷掌门也不便多问, 未免车中小辈多言失礼, 忙说:我们马程快,打个盹,天黑前便可到迷谷附近。
二人视线相对,尹宝山忽然手拨竹筷。
但听得竹筷子跟琴似的“仙嗡”一声清响,长孙茂更是迷茫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月支乃是靶心,第一句讲的是剑法要准,尔后是要远。第三句,说的兴许是剑气威力极强,可使天河倒灌,第四句,便是快,若将袭来的满天暗器比作落花,则必使落花皆成飞霰,可保万无一失。”
话虽这么讲,却究竟没有上君山岛去, 多半知道四海刀宗吊丧的吊丧, 抓细作的抓细作, 此时正乱做一锅粥,他自然不会去自找麻烦。
尹宝山打了牙祭, 便又领他乘船去。临行前略嫌失望,道,“手艺不如岛上厨子, 鱼肉也不够鲜嫩。”
尹宝山一时无言,只得笑笑,显得不那么尴尬。
作者有话说:
尹宝山只问,“观是何意?”
雷掌门犹豫片刻,只问,“需要哪几味药材?我遣人四处搜罗一番,总能寻到一些。”
有人却说,“有什么事?非得亲去不可?等回剑邑,雷掌门寻几个师兄代为效劳便是。”
尹宝山知晓剑邑附近皆是丰城剑的地界,便不客气报出六味药名,“雉凤髓,吐糜竭,芳馥玉叶,忘忧籽,芒极皮瓤,过沟庞麒……”
千万孤独,藏头诗《江雪》
尹宝山也不评对错,又往地上写了“观剑”二字,“剑破月支。摧撷流星。天河倒灌。落花飞霰。”
众人细数江湖中并无尹姓名宿,更见他不似习武之人, 自然不会想到他便是尹宝山。
女主人笑道, 正好离剑邑不远,便请二人上车通行。
长孙茂不解,“这一层有些难懂。”
他虽没正经,却为人随和,不拿自己当回事,谁曾想也没拿悛恶剑当回事,当即取了支筷子,领他到客栈后院教起了剑法。
长孙茂犹豫了一阵,“眼到剑到。”
第113章 千万孤独下
那语气,好像学悛恶剑同劈两捆柴一样简单。
这一代虽地处荒僻, 却侠门众多。这些武林世家,守护一方安宁,各有古道侠义心肠。偶遇“天下第一剑”丰城剑的车马经过, 太阿剑雷掌门见二人衣着简朴,又以足代步, 便停马问他们去哪。
尹宝山道,“几年前十方鬼手一族南逃,只携了药种。辎重难负,有一些珍奇药材仍留在迷谷阵中。”
打头一句他就说,“悛恶剑没有文字记载,多半出自三神山前辈口授才得以流传下来,以至于这世间懂得悛恶剑的寥寥几人,所持剑法也不尽相同。这些前辈,我都一一拜会过,又曾见过诸多残碑记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加之我这些年练剑的浅薄理解,总的说来,悛恶剑法,统共是十三句,六十四字,一句便是一种境界。”
从云台山出来,至今过去大半月;一路吃吃喝喝游山玩水,连药渣子都不曾见过一个。四月为一限,他可耽搁不起。
说罢伸筷子往他脑门上一敲,转头进屋吃鱼去了。
尹宝山想想,道,“接下来,学悛恶剑吧。”
尹宝山回答说去迷谷附近。
便又都看向长孙茂,久久却等不来回答。
尹宝山不置可否,往下又写了“心剑”两字,“剑不虚发,发乎心系。澹乎自持,持若为器。”
这几日长孙茂也算见识了此人秉性,正色道,“反正你讲的我都做到了,接下来呢,做什么去?”
尹宝山先在泥地上写了“手剑”二字,然后说道,“分巽拨雷。地风升,泽水困。天风姤,地雷复。风泽中孚。体迅飞凫。动则无常。回龙贯谷。”
雷掌门回头一笑, 又问二人来历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