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5(2/3)

    有极少数人仍旧瞻仰武曲,但多半也是因景仰长孙茂而间接知晓此人英迹。每年终南论剑,不少人前去太乙镇只为远远一窥长孙茂真容,但这些人多半不知,清茗对谈,一年一会,只为祭奠那位被江湖遗忘多年的故人英容。

    如今这一代江湖小辈,津津乐道于长孙茂“难求”,以至于各门各派都要揪出个年轻英俊的晚辈来比拟此人的“难求”,并称为“五小难求”。长孙茂一张光头画像在一众小辈之间广为流传,一度引得各门弟子竞相效仿,但却少有人去探究当初那个四六不着的光头小和尚如何成了今日这个冷面人,也无人深究长孙茂究竟为何难求。从前王孙公子与一代豪侠的璧人佳话,也渐渐成了他一个人的故事。

    一路轻车熟路出了密道,有三两从前故人本欲上前与他寒暄几句,此人却眨眼便没了踪迹,众人却蒙他方才得救。

    这三年之间,此人武学造诣逐日追风,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长孙茂。

    人们极少见他本尊,却又三不五时听说他又大败了什么棘手人物。直至从前名声大盛的一众高手皆在英雄榜上被这新秀远远甩开,那时,长孙茂三字在江湖上已举足轻重。

    不少武林人纷纷赶往鄯城,却几乎被困死密道之中。众人方才知晓中了达兰台诡计——他要他们这群中原武林人,连带着长生一同为千目烛阴殉葬。

    一个人越是神秘,越是难得一见,人们越是对他津津乐道。

    又因他所言向来被奉为不易之论,这番话一传十十传百,逐渐简明扼要,归纳成了“长孙茂难求”五个大字流传开来。

    武曲之名,也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

    江余氓却不受恭维,答说,他武功路数驳杂,却乱中有序,多半得了高人指点,却不是雪邦的功劳。

    江余氓道,叶玉棠出招非僧非俗,乃是得了弘法大师真传,兼之自己心领神会,算得上一门独门绝技。只因如今江湖中人习禅宗功夫不多,便白白蒙受你们这杆子人多年污蔑。长孙茂出招不三不四,只因和你们打,全然不需用什么正经功夫。我见他所用招式持正不阿,绝非剑走偏门。常言道,迷时师度,悟时自度。数年之间能有如此造诣,长孙茂实在是十分难得。

    一个灰衣男子蹲身斩开达兰台五指,拾起沾了污血的长生,在衣角上擦拭干净,转头三两下解开密道机关。借着不灭圣火,众人方才看清此人乃是长孙茂。

    此人行踪不定,一旦现身,不少人皆毫不犹豫上前挑战,都极快败下阵来。

    他自始至终一言不发,脚程极快,众人跟得极为吃力。

    正值危难之际,达兰台于众目睽睽之下身首分离,猖狂笑声也戛然而止。

    江宗主这番毕,将席间众人讲得哑口无言。

    而多年过去,武曲没能再世,赌坊门口的玉牌渐次撤下,而各种佯装武曲骗取天价酬金之人,或锒铛入狱,或逍遥法外,近些年也随之式微。

    渐渐他一言一行皆引人注目,便有人奉承剑老虎,说一门双剑登峰造极,门下英杰荟萃,哪怕是宗主外甥也不辱门庭。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有人说:他所用招式皆是些不三不四的功夫,莫不是如他师姐叶玉棠那般,急功近利,走了偏门。

    数年之前,长孙茂在鄯城偶遇独逻消,两人把盏论故之时,不知达成什么协议。不久,长孙茂说动剑老虎应允番邦侠士前来终南论剑,并独逻消为四主判之一,还将当年“定情吉物”作为终南论剑头筹嘉奖。至此,璧人之说更是销声匿迹。

    浮世新人换旧人,少有人物可万古长青。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