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0(2/3)

    时间还有些早,宗府的门房脸上还有些未曾散去的倦色,听闻有人前来拜会,忙近前询问来者是谁,见是自家老爷的熟人李纲,神情中更添几分恭敬,正想问他身边这年轻人是谁,怎的未曾见过,忽的想李纲担了个什么差事,两腿霎时间便软了。

    钦徽二帝都被金人掳掠北上,太宗皇帝的后代便只留下康王这一支在国域之内,细细数之,也不过康王与其长子两名男嗣而已。

    这位年轻的、宗室中唯一幸免于难的康王殿下,显然是主张北伐、收复失地的,否则,又何必初入应天府便往自己府中来?

    说完,拨马往宗泽府上去。

    魏氏笑容恬静,柔声道:“夫君也是。”

    李纲亲自去迎康王入京,此事宗泽自然知晓,只是这一行人如何会来得这么快,又怎么不先入行宫向皇太后问安,反倒先往自己府中来?

    李世民与李纲辞别魏氏和两个小儿,轻装简行,飞马奔赴南京应天府。

    李世民注视着面前妻子熟悉的面庞,脑海中回想起的却是昔年玄武门之变时她与自己一起登上城楼、勉励士兵的旧事。

    李世民轻轻颔首,又问道:“宗将军可在府中?”

    《周易》讲否极泰来,是说运气坏到了极点就会开始转好,是不是上天也觉得大怂已经怂到了极点,接连出了两名极品皇帝,现在终于决定给他们一对出类拔萃的帝后夫妻?

    宗泽迅速想明白此事,心绪大为激荡,眼眶随之湿了,正待躬身行礼,却见康王殿下先一步向自己郑重一礼,弯下身去。

    李世民初见爱妻,相处的时间连一日都没有,难免不舍与她分离,当下出声挽留。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仆从忙不迭前去通禀,李世民则与李纲一道入内,将将走进前厅,便见一鬓发斑白的老者满脸讶色,神情激动的迎了出来,正是宗泽。

    这是个显而易见的政治信号。

    李纲虽急于同康王往南京应天府去,此时却也不敢多催,康王年轻体健,自无大碍,可若是因此害的康王世子出了什么问题,他岂非百死难赎?

    他也是前不久才起身,听人回禀,道是李纲李学士与康王殿下一道来访,还当是自己听错了。

    钦徽二帝都被金人一窝端了,宗室除去康王一家外无一幸免,此次李世民入应天府,便是受皇太后之令前来继位。

    他的爱妻、他的观音婢从来都不是依附于他的柔弱蒲柳,而是能与他并肩作战的伙伴,也唯有这样的女子,才能够与他并肩而立,共赏大唐万里江山。

    李纲先是微怔,旋即湿了眼眶,恭声应道:“是。”

    魏氏深明大义,如此过了一上午,午间停下歇息时,便道:“应天府诸事甚急,太后独木难支,殿下早去一日,天下便早安定一日,您只管与李学士先行,妾身与两个孩儿随后便到。”

    不行,回去得找个庙拜一拜,这种事不信不行的。

    李纲有意先行入城,令百官来迎,李世民摇头否决,面色肃穆,沉声道:“先带我往宗将军府上拜见。”

    一行人午后出发,接连赶路一夜,第二日清晨时候,天刚刚亮便顺利抵达应天府。

    他微微一笑,不再坚持,只叮嘱说:“路上小心,万万保重。”

    魏氏却正色道:“正值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殿下早日往应天府去主持大局,于天下黎庶而言便是最大幸事,又何必碍于妻小在此,作小儿女情态?只消留下一半卫戍扈从,妾身自能带着两个孩子顺利抵达应天府。”

    李纲眼见这样深明大义的康王妃,眼泪都快掉出来了。

    “康王殿下……”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