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2/2)

    孟英华听其言语真挚诚恳,自是信了,从未曾女婿是哄骗于他,还心中暗自欣慰,女婿孝顺思念亲娘,定然对我也是如此感情,如果将来真继承我家,对我家妻小应会多加照拂。孟英华和缓了神色,对莫平常说:“你思念母亲是人之常情。这次便罢,以后出门确实要告知于我或你岳母一声才是,免得家里为你忧心。再有杏儿是你妻子,妻者齐也,这不用我教你吧?凡事与她有商有量才好。她对你行踪一无所知,外人若知道这点,必然总是认为她作为妻子不尽责的。”

    就在这时,有下人报,今日夫人身体不适,大夫来诊治后有事要告知大人。

    莫平常心中虽想那个丑女不配知道我的事情,面上却神色不动,垂首应是。

    此时听到岳父询问,莫平常早有准备,装出一脸诚恳的样子说:“小婿刚出了三年母孝,近日思念母亲,到京郊我们母子曾住的旧屋里住了几日,一解思母之情。来去仓促,顺心而为,未曾禀告岳父岳母,是小婿的不是。小婿在此赔罪,令岳父担忧了。小婿绝不再犯,以后出必告,返必面,请岳父放心。”

    孟英华听莫平常辩称“不是嫌弃,而是觉得岳父对小婿太好,为小婿出银捐官,一时之间激动到不敢置信”,心气才平了一些。

    他早回京五日,岳父与他说捐官之事便早了五日,从户部变成了礼部。礼部那等清闲衙门,哪里有什么油水?莫平常不死心,问道:“真是礼部?”

    且侄子孟植已为官半载,表现颇得上司认可。听说侄子将要生子,自己是否要考虑考虑,将家业托付给侄子?

    莫平常说完,便面向孟英华垂手而立,姿态谦卑。

    孟英华请大夫进来。大夫直接恭喜孟英华:“孟夫人有孕一月有余。”

    孟英华本想得到莫平常的感激,却听出了莫平常的嫌疑之意,不由得心中火起,“礼部如何?难道委屈你了?一个小小举子,要捐银大笔才能做官,又不比进士能得朝廷授官。”

    莫平常听到了此讯,心想,果然书上写岳父会有一嫡女,想必就是此胎了。而且书上写着她因是嫡女,身份比自己妻子和妻妹孟果都贵重一些,外祖家也有名有势,出生不久便结了娃娃亲,岳父还想将家业托付给娃娃亲那家。多么气人!一个奶娃娃也配与他莫平常争抢。

    孟英华放过莫平常出京一事,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说:“你已出母孝,可以做事了。我为你在礼部寻了一个职司,从七品,捐官所得,你上司是我学生,应会照拂于你。你在家休息一两日,四月十二,前去礼部报道,听候安排即可。”

    第16章  第 16 章

    莫平常想起这趟出京,本来按照书中所写,这次乔婉应该对他一见倾心,两人眉眼往来一番,该约着月中相见了。然而自己不过说了寥寥几句话便被推出门外,吃了闭门羹。莫平常回京一路都在琢磨哪里出了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最后结论是尽信书不如无书,还是自己多加努力、对乔婉更殷勤些才是,也许方法和节奏会与书中不同,但是最终抱得美人归是必然的。

    莫平常看着眼前官威深重、面相威严的岳父大人孟英华,骨子里对于高官显贵的敬畏又浮出来了,他深深俯首行礼:“小婿拜见岳父大人,不知岳父深夜传唤,有何事吩咐小婿?”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莫平常在下人客气的催促下离开书房,向自己和孟杏的小院走去,远远看到院里亮光,想起书上写着,自己通过妻子将这嫡女推入井中绝了后患。但是之后自己还是因此有了些恶名。

    莫平常发现岳父生气,直觉两股战战,只得从命。心想油水之事下一步再说也罢。

    孟英华喜出望外,谢过并送别大夫后,忘记了书房里的莫平常,直奔内院去看望小妻子董氏。

    孟英华正在左思右想,下人禀报,大姑爷到。莫平常推门而入。

    孟英华收回满腹愁绪,打量磨平常一番,这个大女婿今年已经二十七岁了,空有举人身份却一事无成,对比侄子孟植,十八而已,官场老友夸奖他未来可期的信件还摆在自己手边。孟英华不由得皱起了浓眉,出声道:“听说你前几日出京了,去了哪里,为何没有禀报长辈?”

    莫平常一震。这又与书上不符!原书之上,他与乔婉娘勾缠不清,四月初五初见后,连续几日见面,四月初十他才离开喜融,四月十五返京。返京后岳父找他说了捐官一事,但是官职在户部,他就是在这个职位上捞了不少油水,积攒了一些钱财,才有利于后续找红粉、找手下的。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