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3/3)
乔婉便问:“齐兄,孟英华家二女儿我倒是喜欢,今年十三岁,要招婿还待几年吧?”
齐万山接话道:“不错,正是因此。孟大人如其指望还没影子的二女婿,可能更看好梓儿。一来,这是亲侄子,从儒家伦理上来说比外孙更近。二来梓儿已经四岁,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将来必然会长成一个好苗子。三来你家已有孟植顶门立户,即使真的将梓儿过继给大伯,也不影响你们自家,可谓四角俱全。”
乔婉问:“如果孟英华真的提出过继,我该怎么办?我不想让梓儿成为别人家孩子。”
齐万山失笑:“乔妹杞人忧天了。孟大人不是没有提过么?我猜想,他可能还是想着先从女婿们入手,一方面观察考验大女婿莫举人,另一方面找个更合心意的二女婿吧。过继梓儿可能会成为他的无奈之举。乔妹倒不用过于烦忧。不过依愚兄之见,若是孟大人真的提出过继,乔妹与孟县令细细商议,便答应了也是无妨。”
“愿闻其详。”乔婉好奇起来。
齐万山说:“孟大人家业对梓儿未尝没有好处,这是从梓儿角度考虑。从孟大人角度考虑,过继外孙,变女婿为赘婿,家业倒是能托了人,但是与亲家如何相处?女儿如何自处?赘婿本人可会甘心?世人对赘婿多有偏见,好男儿不愿意当赘婿,而愿为赘婿的却会在心性上有些不妥。会不会待孟大人百年之后将姓氏改回自己本姓?待孟大人百年之后可会善待孟大人家眷?这些都是孟大人从女婿中找人继承的风险。愚兄猜想着,孟大人可能倾向于成年男丁,所以在女婿方面多加了考量。”
乔婉这才明白,从保证家业还姓孟以及董茹等人生活托付的角度上,过继侄子靠谱。但是孟英华从情感上倾向于女婿,所以才一直纵容莫平常吧。再有一点就是莫平常已经成年,孟梓还小,孟英华不太放心。不过孟英华也可能另辟蹊径从二女婿入手?
乔婉吸收消化着齐万山所言,带着思索告别了山上众人,和清秋一起领着孟梓回了县衙。孟梓离开齐务有点闷闷不乐,回到县衙逗弄庆哥儿才乐开怀。乔婉不由得想,梓儿如今的喜怒哀乐都很单纯直接,他真的能承受亲娘不爱他、又一次弃他而去的事实么?乔婉左思右想,还是将张姨娘一事瞒了孟梓,抽空对孟植和盘托出了。
孟植果然不以为意,说:“张姨娘又跑了便罢,以后哪日她要是再回来孟家,还是供养在喜融即可。等梓儿成家立业了,她的去向和奉养再由梓儿定夺。至于名声,娘亲不用担心,儿子自有应对。”孟植想着,若是有流言纷起,攻击娘亲嫉妒等,他便扛下来,就说当时娘亲生病,放走张姨娘和诈称其死都是自己这个儿子做主的。对男人来说,这点小事简直不值一提,不比女子背上嫉妒声名那般狼狈。谁知母子二人等了几日,等到了孟六来回禀说张姨娘回到了喜融,这次安分守己的多。继续再等,张姨娘一事再无波澜,丝毫风声没有传出。
乔婉知道莫平常知道这事,还纳闷他为何没有就此发作。孟植猜到是伯父出手压住了风声,便写信感谢,还提到了莫平常曾拐带了张姨娘又将人赶走一事。京城里面莫平常看到信件,先是欣慰孟植懂事,再看到莫平常还曾行下那般荒唐之举,气愤异常。
京城里,孟英华都对莫平常失望到不能再失望了,频频催促董茹为孟果择婿,他自己也在同僚之间找寻,希望找个靠谱的亲家,找到可托付的女婿。没多久,便看上了同是四品的礼部员外郎曹家庶子。
八月十五月正圆,天气凉爽正适合聚会。京城之中,孟家与曹家多年官场好友,在孟英华和曹大人两个家主有心之下,两家合开了家宴。孟家这边,孟英华和莫平常两个男人,女眷是董茹带着孟杏、孟果,抱着孟棉。曹家那边,曹大人夫妻,他们的两个嫡子三个庶子和一个嫡女都来了。男人们觥筹交错,女眷们聊天赏月,各有各的乐子。
孟英华和董茹事先并没有沟通,宴罢回府,两人打发走女儿女婿们,在房中准备安歇。孟英华志得意满地对董茹说:“今晚宴席,我看曹家二庶子颇好,知礼仪识进退,且与我家果娘年龄相当,今年十五了。据莫女婿说,他俩向来交好,曹二庶子人品心性俱佳。改日让他到内院来拜见夫人,夫人再相看一二,如何?”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