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2/2)

    乔婉知道之后又好气又好笑,自己之前种种不舍之情好像白费了。为了完成过继之礼,乔婉带着孟梓又去往京城。六月里大热天,在礼部官员的主持下,孟英华和孟梓拜祭了孟家祖祠,改了族谱。

    京城曹夫人这里,虽然听老爷说了孟植很是优秀,在任上为上司褒奖,为了早逝妻子两年不娶,品德可靠,可是她却隐隐担心。曹夫人对于孟植倒是没有什么疑虑,深信自家老爷的眼光,她担忧的是孟植之母。孟乔氏声名远播,又是出书又是作画,圣上还赐了破格诰命,曹夫人担心孟乔氏如此与众不同,怕是强势之人,女儿若是真嫁过去,能侍奉好这样的婆母么?

    女客这边,乔婉见到了柳夫人,两亲家一年多未见自然亲热叙旧,惹得董茹佯装吃醋,三人是妯娌又是亲家,笑做一团。乔婉随后正经恭喜了董茹和柳夫人,恭喜二人结了儿女亲家,柳夫人感叹一句:“要是菁娘也在就圆满了。”说完便觉失言,赶紧提出别的话茬转了话题,重新热闹了气氛。

    第62章  第 62 章

    乔婉与孟植说了与曹家结亲之事。孟植首先钟意曹家车马行和曹家员外郎的官商势力,有了动摇,不过随后还是说道:“娶妻娶贤。单岳家好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姑娘本人,儿子想见见曹家姑娘再决定,不知可妥当。”

    柳夫人席间去更衣,董茹才悄悄跟乔婉说:“孟植说的两年不娶妻,已经满了吧?庆哥儿都两岁了。”乔婉点点头,好奇地看向董茹,不知她为何提出此事。

    次日,乔婉耐心听完孟英华所言,只回以一句:“还得植儿和曹家姑娘两厢情愿才好。”孟英华又准备去找曹家大官说说此等儿女姻缘。乔婉带着孟梓在京城里逗留了两日,便以惦记庆哥儿为由回去了东松。孟英华千叮万嘱请乔婉转告孟植,曹家大官也流露了想招孟植为婿的意思。

    之后,孟英华和董茹端坐正屋上座,孟梓三叩首,改口称两位为爹娘,过继礼成。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孟英华完全无法入睡,起来去了书房,给孟植写信,极言与曹家结亲的好处。一时情绪蒙身,写完之后才想到,乔婉就在京城里,明日直接与乔婉谈谈,告知其利,岂不是更便宜?孟英华摇摇头,对自己失笑不已。

    孟英华想起此事,长叹一声:“不错,曹家不错,可惜我家无缘,没有合适的子女。”董茹便接着话缝道:“老爷看,孟植和曹家嫡女,如何?”孟英华恍如被点醒一般,恍然大悟,对啊,孟植是他侄子,这样结亲,也能拉近孟曹两家啊!他之前一叶障目,怎么就没有想到!

    董茹用胳膊肘戳戳乔婉,说道:“那你该为孟植续弦操心起来了,你看那边,是曹家嫡出姑娘,我接触过几次,觉得姑娘不错。曹家你也了解,哥哥在礼部当员外郎,和我们老爷一个品级,弟弟是曹家车马行的主事人,那生意做得多大。兄弟俩相互照应着,曹家日子不错。虽然有个庶子不成才,不过庶子嚒,不碍大局,而且内外有别,曹夫人对嫡女的教养抓得很紧,所以不用因噎废食,不用管庶子,就看曹家和曹姑娘便是。”

    乔婉很高兴孟植与自己想法大体一致,便为儿子安排。她给董茹去信,表达了想要邀请曹夫人和曹姑娘来东松游玩一番的意愿,请董茹转达。

    晚上,孟英华很是欣喜自己终于有了嗣子,还是已经五岁大的,伶牙俐齿,脆生生的一声“爹”叫得孟英华心花怒放。他跟董茹分享自己的喜悦之情,还叹没有早点下定决心。董茹倒是没他这么多感触,不过也是喜欢孟梓这孩子的,不然她不会提出过继一事,便随声附和了孟英华几句。然后才跟孟英华说:“老爷,你之前遗憾着果娘没能和曹家结亲,是不是?”

    乔婉这才意识到这点,不由细细打量起曹家姑娘来,这是个十四岁的小姑娘,和孟果同岁,比孟植小五岁,看着知书达礼,秀外慧中。乔婉便在心中存下了此事,悄悄嘱托董茹帮她留意着曹家对挑女婿的意向。

    七月,乔婉带着孟梓又回到了东松。乔婉在这里住了一年多,已经觉得东松便是家乡了,这里一切都与她那么契合,除了饮食,不过她自种辣椒,倒也不妨。也许对乔婉来说,更重要的是,心上人齐万山在这里,可靠的儿子在这里,可爱的孙子在这里。

    为了庆贺自己终于有了嗣子,孟英华开办宴席,遍请宾客,柳霁作为已经与果娘定亲的准女婿,也从云鹤书院赶来参与。男客席间,曹二庶子看着柳霁,不得不承认此人风华比自己要强,忍不住更恨莫平常,嫌莫平常给自己灌了太多迷魂汤,才会在前段日子失了分寸,在孟家大放厥词丢了脸。曹二庶子决定宴罢便去再寻莫平常晦气,再将他从租住的房屋处赶出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