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2/2)
若是想哭,她回屋再哭好了。
还有她八岁、九岁、十岁……每一年的生辰礼都在里面。
中秋家宴结束后,许知雾回到自己的屋里,将她妥善收藏的物件一样样翻出来。
许父许母原本是坚决不同意的,奈何许知雾比他们更坚决。
许知雾的表姨母要去一趟京城, 因为表姨母在京城的母亲过世了。而表姐的孩子还小、又黏人,根本离不了她,因此无法与表姨母同去。
她真的好想他,好想见他一面。
压箱底的是一叠厚厚的纸,许知雾小心地将它们取出来,一张张地看,是哥哥帮她抄的《关雎》《蒹葭》……《诗经》抄完了开始抄《楚辞》,之后是《春秋》《礼记》……她学了什么课文,哥哥就给她抄什么。
或许是可怜她一次次地哭,连老天也想帮她一把,很快,这个机会便来了。
许知雾没精打采地趴在马车的窗上往外瞧,腹中翻腾不休,几欲作呕。
作者有话说:
她无论如何都想去见哥哥一面。哪怕不能穿漂亮的裙子, 去了京城也不能四处游玩。
她一天天地长大,这叠纸也一天天地厚起来,怕是哥哥自己都想不到,他竟然抄了这样多。
喧嚣的人声比之街市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九月初, 西山上的红叶染了半座山,许知雾离开了骈州。
从知道表姨母要去京城之后便一直央他们, 什么条件什么要求都愿意答应,许母让她做男孩打扮,向来爱美的许知雾想也没想便应了,许父要她隐姓埋名地进京, 再低调地回来, 许知雾也是连连点头。
许知雾点头的动作一顿,“这是什么人家?”
一个念头瞬间击中了许知雾。
这个念头一旦冒了出来便一发不可收,许知雾暗暗决定,一定要去趟京城。
这个,是她七岁生辰的时候,哥哥送她的生辰礼,是一对碧玉的簪梳。哥哥说他收了她的白玉簪梳,娘亲也不让他还给她,因此趁着生辰的时候,还她一对新的完整的簪梳。
这一个是哥哥初到她家的时候送她的见面礼,一只憨态可掬的布扎小猫,她那时候并不喜欢它,对家里要多一个哥哥也心有不适,却还是将它收进了自己的小匣子里。
许知雾探出脑袋往前头瞧,表姨母的马车也停了,被拦在了人群之外。而前头乌泱泱地聚了一大群百姓,都对着街边一户宅院指指点点,不住地与身边人说着什么。
第28章 三皇子 [VIP]
许知雾在心里一边骂他,一边想他,压抑许久的委屈难过终于爆发,她抱着这一叠纸放声大哭。
她一路经过哥哥走过的路,驶离骈州地界之后,途径渭州、渠州、沅州,马车换成大船,复又换回马车,陆路水路,舟车劳顿。抵达京城之时,人都蔫了许多。
表姨母来许家说起这些的时候, 又是抹泪, 又是叹惋。说老人家高寿, 算是喜丧,但她亲生的孩子全都是女儿, 长大之后嫁到各处去,一下就四散了。庶子呢, 又与她不甚亲厚,只能勉强尽孝。
而许知雾自己呢,她从小临摹哥哥的字,现在随手写下的字都有他的模样。
“小公子,是否要换条路走?”
原来,骈州离京城是这样的远。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她忍不住出声, “表姨母, 您能捎上我么?”
马车驶入一条东西向的大街,忽然慢下来,渐渐地停了,前头的车夫说,“小公子,前头不能走了。不知道是在做些什么,围了好多人!”
她发现,哥哥在她的过往里留下了过重的痕迹,因此她才舍不得他,轻易被“哥哥”这两个字唤起泪意。所以,不怪她幼稚,也不怪她娇气,都是他不好。
只有男主移出了许家的户口本,男女主才能成亲嘛,对不对~
许知雾一向不爱听表姨母这类养儿才能防老的话, 她坐不住了,甚至想找个理由开溜,直到表姨母对许母说,“后日我就启程去京城,你若是有什么想捎到京城那边的,尽管知会我。”
车夫便下来,去前头问了问,回来的时候摇摇头,“夫人说再等一等,看看这户人家究竟是什么下场。”
“表姨母怎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