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1/2)

    森鸥外笑了很久,从盘桓的失神中抽出力气来微笑。

    救再多人也救不了自己,就算成为恒星也只是照亮了别人。

    这种无私,对于被形容的人来说是一种多么大的残酷。

    最后一把枪也不再对准太宰治的头,青年走了出去,背影依旧瘦削得有些走形。

    从前太宰治的绝望是个小行星,他孤单地走着,在昏暗里融入昏暗。现在太宰更加的绝望,却变成了恒星,虽然绝望。

    可他在不遗余力地发着光。

    作者有话要说:

    思前想后,个人认为这篇确实有点OOC了,于是稍微地透露一下写时的想法吧。

    在我的规划里,太宰先生的心理状态主要是分为了几个特质来表现。

    于敦身上体现的是他绝望的、偏激的一面,在《太宰,中也,十五岁》中太宰治就曾对一具尸体多次开枪,从中我个人理解出的是对于死亡的强烈好奇,对于生命的漠视,和对于人性的强大失望。

    于乱步身上展现的是对于人类的恐惧,更多的参考于《人间失格》中大庭叶藏的状态,为了取悦世人,小说中的大庭叶藏始终怀着胆战心惊的心情去“搞笑”,以此逃避人类的情感。《人间失格》是一部自传色彩很浓重的作品,因此大庭叶藏上有着三次元的太宰先生的很多影子,又经过我个人的粗浅理解和加工,得出了太宰治“畏惧世人”这个结论。其实如果将《人间失格》中大庭叶藏的模板套在《文豪野犬》中太宰治身上的话,太宰治一切“不靠谱”“犯神经”(比如误食毒菇,把自己装进铁桶等)之类的表现都可以理解为他想要取悦身边的人,是他对于人类“最后的求爱”。(个人理解)

    于中原中也身上展现的则是太宰治的自杀倾向和空虚感,黑时宰曾经说过:“值得延长无意义生命去追求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因为太宰治的聪明,他对于人间在很大程度上是洞悉的,这样的太宰治面对着每天的生活,就像在面对一张知道正确答案的试卷,难免不会被空虚感填满。而他的自杀倾向,在我眼中大概率就是出自这种空虚感、强烈的无聊和悲观。毕竟他认为一切美好的事物终将流逝,毫无疑问是悲观的。

    此外,自杀倾向究竟是否影响到太宰治的一举一动,我认为多少是有的。看见坚实的房梁、陌生的河湖都会产生自杀的想法,并且几乎会立刻付诸实践,虽然嘴上说着等待漂亮的小姐去殉情,行动还是不由自主地上吊、投河,在我看来自杀已经成为了太宰治的习惯之一。

    可是我还是认为太宰先生是温柔的,哪怕只是表面如此。所以把他了比作恒星,因为恒星孤独、痛苦、自我折磨,却在不遗余力地发着光。

    虽然水平所限,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存在OOC,不过个人有个人的理解,还是祝大家食用愉快~

    第3章  五识通感

    今日风和日丽,东边的天空一望无际,只是仔细欣赏,却总仿佛有乌云正在迢迢赶来的路上。

    中原中也被眼前一闪而过的天际闪了个措手不及,正在港口Mafia悠长走廊中行进的他没有站稳,趔趄了一步险些摔倒在地。

    他摸了摸自己狂跳不止的心脏。又来了,这是今天的第几次了?那种随时出现的场景又一次夺走了中也的半边视觉,和他眼前真实的世界混匀在一起,像是画家的调色盘中打翻的颜料,港口黑手党冰冷的灯光被镀上一层薄暮的清澈和昏暗。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