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章 乱荷碧(1)(2/2)
谢瑾道:是我。
谢瑾百感交集,盯着她的眼睛,唇角也浮起了一丝笑意,沈大小姐。
谢瑾愣了愣,赶紧去取腕上的红绳。
我谢瑾被她带着责备的眼风一扫,一刹那间后背都沁出了隐隐的薄汗,我我早就丢了
谢瑾犹豫片刻,上前敲门。
一路车马如流,店铺如林,虽是黄昏,但街市上熙熙攘攘不见清落,果然是大宣腹地中部最繁华的一座大城。
深冬之际,湖边那一排娆娆的柳枝自然是枯黄的,但那干涩的枝条间,却透出了一抹绿意,那绿意映入他眼帘,在他心湖上投开千层波澜,轻柔却又尖利地攫住了他的心神。
那是什么?
门很快开了,门房在门后探了个头出来,眉开眼笑道:是谢将军吗?
李覆道:我也没看出来,凌将军说说怎么回事?
谢瑾一动不动地站在太湖石边,瞧着那团绿影越来越近。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她甚至还上了淡淡的妆,粉腮红润,月眉星眼,那眸中的波光顾盼生辉,藏着似水的流年和迢迢的山水。
她悠悠走来,终于在他面前站定。
云鬓峨峨,青丝拂腰,绿裙舞香,绰约婀娜。
谢瑾从未见过这样的沈荨,他的目光从她出现后就牢牢地粘在她身上,再没移开过。
她另一手摸到自己耳下,捏着耳垂下那只剔透莹润的翡翠耳滴,另外那只不是在你手里么?说好你摘面具时我穿这条裙子给你看,我可是老早就让人从上京的府里把这条裙子翻出来送到这里,怎么,你就这样空手来见我?
嗯,总算眼神还好,她朝他伸出手来,掌心朝上摊开,拿来吧。
沈荨白他一眼,耳坠啊!
过了月洞门,迎面便是一座嶙峋高大的太湖石,太湖石后是一渠清池,湖水中央烁着一波灿金碎影,把最后一缕黯淡的夕光映得浓烈迤逦,远处的湖水深碧清亮,倒映出湖边一排垂柳。
谢瑾心下狐疑,把马交给门房,照他说的往宅子深处找去。
有风从湖上吹来,虽寒冷却很柔和,与江北烈风那种凛冽似刀的摧心沁骨已经有了极大的不同。
与大江北岸的荒芜苍凉不同,大江南岸的城池还是一片繁荣热闹之景,不过北岸的战火虽然还未侵扰到这边,还是有部分渡江过来的难民流落到了此处,提醒着这里的人们这个冬季国土的动荡和重挫。
她上身是贴着身线裁制的深绿薄袄,玲珑有致的曲线和纤细的腰肢尽览无余,头上挽了个单环高髻,只插了一只翡翠绿的珠钗,黑缎般的长发散开披在肩上,有一绺垂在胸前,正被她绕在手里玩着。
谢瑾进陈州府城门时,正看到一队陈州兵押着几车粮和冬衣冬被往难民聚集地走,他心头略感安慰,打马进了城门。
绿裙上挑了银线,随着她的步伐跳跃着细细碎碎的光芒,湖水中央荡着金光的涟漪已褪去了颜色,那光芒现在闪烁在了她的裙上,摇曳翻飞之间揽尽一湖风光。
陈州太守接收了大量的难民,在陈州府外不远的一座小城郭里设了一个个草棚,四面盖了雨毡,集中收容到一处。
谢瑾陡然间身处这般红尘闹市之中,恍惚了一阵,方才收敛心神照着地址往东门边走。
怎么回事?就这么回事!崔宴像赶鸭子一样赶众人,行了行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
从靖州屏州等北境边疆退下来的百姓,也有一部分被安置在这里。
凌芷往他肩上重重一拍,谢将军如此急着去见沈将军,你还看不出来啊?
找到那地址上的宅院时,夕阳余晖虽还未散尽,但也只剩下了昏黄无力的一片淡金,正正投在大门上。
着绿裙的女子沿着湖边碎石小径朝他徐徐走来。
谢瑾不再多说,朝众人一拱手,上了马便打马离去,留下几人神态各异地站在原地。
快请进,门房一叠声招呼道,大小姐等了您很久了,您自己进去吧,转过影壁往右拐,过了那道月洞门便是。
我是谁?沈荨见他不说话,拨开拂到肩上的一根柳枝,瞧着他一笑,这回不会认不出了吧?
哎呀,不是这个。沈荨睨着他,眸似秋水,微微含嗔。
宋珩这时略微回过味儿来了,这谢将军和沈将军到底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