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先生(二)(2/10)

    朱秀累极了,睡了几天。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去。”她在反抗。

    朱秀凑过去看,那个点是广州。[广州。]她浑身顿时激灵,头皮一阵发麻,忆起从前的崔先生。

    四出嫁

    晚夏是收获的季节,收获的杏子卖给了京津的果脯铺子。水塘的芦苇边有蜻蜓绕飞,朱秀扛了扫把去扑。它飞得那么快乐,虽然她也不忍把它捉住。可她心里苦闷,或许让它也变成和她一样的失去自由,失去快乐,她才会好受些。朱秀捏住它的一对透明的翅膀对着太yan端赏。

    “妈。”她形容枯槁,睁开眼见到母亲的刹那,又哭了。

    [崔先生和崔太太也要搬走了。]

    “隔壁的崔先生和崔太太也要搬走了。”母亲的话把她吓醒。

    夏夜很静,能听见外面野丛中鸣叫的蛐蛐和蝈蝈,有的声音洪亮,有的低沉。一声一声,很清晰。这教她忆起学校里学过的一首诗经《召南,虫草》。

    “去哪里?”

    “你当真是翻译?”

    “挺好的,在报社工作。你收拾收拾行李,也去广州吧。”

    佣人把皱巴巴的孩子抱到她面前,“小少爷真可ai。眼睛像少爷,嘴巴像少nn。”

    朱秀以为自己很坚强,以为自己不喜欢他,他去哪里她都可以做到不在乎。可并不是,他离去的那天,没有给她一个拥抱,甚至没有对她讲句暖心的话。她靠在秋天的柿子树下,哭了。

    朱秀怀孕了。傅老爷开心得要大摆宴席,傅彬开心得在书房收拾行李。她知道,他要走了,谁也拦不住他。她不劝他,也不可能劝得住,况且,她还羡慕他。羡慕他不用谁来救,自己就能挣脱开束缚,奔去自由。

    “在等我?”

    “爹爹在这里。”

    “你不该问这些。”

    他与她的交流仅限于夜晚,当窗外的虫鸣声开始的时候,他就会趴在她身上,做给这片故土留下希望的事。

    “他们可以把生命付出在这上面,用血写书请愿,不成功毋宁si。你能吗?”

    煤油灯吹灭了,她静静躺在他身边,x口起伏着。枕边突然多了人,异x的人,再没有感觉也不可能当作没有。

    她被母亲扯上马车,马车很颠簸,迷迷糊糊想着以后会不会再见到他。

    “我…我就不去了吧,怕给他添乱。”朱秀礼貌谨慎地推托。

    “就不能让我多赏会儿。”她其实在羡慕,羡慕这只蜻蜓,有人来救它。

    傅彬把地图糊在床头的白灰墙上,躺着侧头就能看到地图上好些地方被他圈了红。

    “我不要嫁给他!”

    吃人,她没见过。但若她顺从母亲嫁到乡下,算不算有人吃了她。傅彬被表叔打断了腿,他不得不打理园子,算不算吃了他。若没有学生的游行,山东青岛割让给日本,算不算有人吃了中华。

    “自己可要想好了。”

    她停在自家门口,磨蹭半天没有进门。只为侧身偷偷瞥一眼,看烫了波浪头的崔太太给他开门。可看到后又后悔,会嫉妒,还会从心底深处抱怨他为什么敷衍她。就像《狂人日记》描写的那样,有谁在渐渐吃掉她。

    “一样。”他不假思索。

    朱秀的母亲了解她,她是不会去的。她渴求的不是什么为了国家为了社会的大理想,她渴求的只会是有个幸福的家庭。

    “崔太太有崔先生,你有吗?”

    “去吧,是他叫你去的。”傅老爷放下孩子,把傅彬寄来的家书交给她看,“里面有地址。”

    “你会去吗?”

    唉,朱秀心口叹气。她知道的,就是会这样的。傅彬的志向在南方,况且他也并不喜欢她。当然,她也不ai他。

    “那你以后要做什么?”

    “秀儿,彬儿来信了。”

    “把它放了。”傅彬命令她,“它的归宿在大自然。”

    “不会。”

    “可我想知道。”

    她不能。革命太激烈了,她是个慢x子,做不来。但她可以忍耐被父母安排的下半辈子。王那这样的代表忍耐不了,想到此,朱秀释然了,每个人都有自己所不能的事。

    “出门在外,注意安全。”傅老爷送给他一打银行的票子。

    “当然。”

    婚礼的一切事务礼仪,傅家都安排妥当。当中过程也很顺利,顺利到她似乎什么都不必做,只需坐在喜床上,熟记床铺下面的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的涵义就足够。傅家的希望在此,傅彬的希望在此,她的希望在哪里。

    “那…那我也要去南方。”

    “最后一个问题,”朱秀跟上来,“南方和这里一样吗?”

    行李箱中那本油墨《新青年》渐h,她驻足在报刊摊上,翻来翻去,翻到同一作者的另一本,《呐喊》。没有犹豫,她买下来。路上读了新作《阿q正传》,她的幡悟又前进了一步,她有点明白了自己为什么甘愿被吃,因为她就是像阿q一样有缺陷的nv人,总是用虚无的jg神胜利法安慰自己。

    五南方

    “你去吧,我不拦你。”

    他虽然不喜欢因循守旧,却很理解家族传承的故土情节,他有责任要留给这片土地希望。

    朱秀再想顶嘴反抗,竟失去了动力。她有了进一步的觉悟,不仅是别人要吃她,还有她自己也是甘愿被人吃的。

    她是要把它放生的,可不是现在。

    早杏产量少,几百筐都运去了北平和天津卫,供有钱人尝鲜。傅彬依旧在树下接她递的杏子,偶尔有杏子仍到了他身上,他也没有抱怨。他不想和她说话,一句也不愿。

    傅彬在喜宴被人敬过许多酒,他翘起的二郎腿放下了,搭去了她的小腿,然后整个身t翻压到她身上。

    “他们和你不一样。”

    傅彬去了南方就再没有回来过。家书是有的,两三月一封,悉数邮寄给了傅老爷,没有一封是单独写给她的。

    [他们拿血书请愿,你能吗?]崔先生的话在朱秀耳边响起。

    “我不知道。”

    喜帕被他随意掀开,这是朱秀唯一一次见傅彬穿传统的玄袍红衫。他迫不及待地脱掉这些老古董衣服,仍去一边。他沉默没有对她讲一句,也没有注意她无奈的表情。只是翘着腿躺在床上,闭上眼睛。

    傅宅外墙挂上了些许灯笼,门板上也贴了喜字。火红的颜se,怎么这么红,b条幅上的红字还要红。

    “你这个变态的nv人。”傅彬狠狠抓着她的手腕,从她手中夺走这只失去自由的蜻蜓,把它放飞了。

    “伯母,我帮您。”

    “当然。”

    朱秀点头又摇头。

    “都这样的,nv人都要过的关,过去就好了。”母亲的眼角sh润,带着真情没有骗她。

    “听话,下个月初八是好日子,给你们成亲。”

    生孩子是一个人的游戏,赢了输了,这就是朱秀的命。难产一天一夜,每当自己濒si的时候,她都不甘得夺回命运的主动。她不能si,她还想再见到某个人,问问他,为什么她就不能,不能写血书。难过,抑郁和冰凉的绝望,谁能来抱抱她。

    她要去广州,再远也要去。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最后一个问题,朱秀讨厌说话不算数的人,便停止了发问,即便对于崔先生,她有着提不完的疑问。最后两人齐齐回到了他们同住的小巷。

    母亲亲口告诉她的。

    朱秀的眼睛适应了黑暗,傅彬的脸离她很近,不见悲喜。她不介意他什么样子,因为她看他多少遍,他的样子都会幻化,幻化成那位隔壁的崔先生。

    “秀儿,北京城乱,去乡下吧。”朱秀母亲给她收拾行李。

    “啊。”她呆呆地往远处看,往南边的方向看。骗子!他就是个十足的骗子,讲给她的都不是实话,他不是翻译,还要离开北平。

    崔华停下脚步,突然很认真地看她的眼睛,看到她眼神躲闪,避无可避。

    他只往前走出两步,就听后面她喊他,“喂,崔先生。”他继续向前,朱秀只能主动追上来,“别走,有事要问你。”

    “你要走谁都拦不住,可这婚要结。”

    “哦,他在那边挺好的吧。”

    “你不懂,lifeisdear,loveisdearerbothbegivenupforfreedo”傅彬关注着它自由飞翔直到失去踪影。

    “那些被捕的学生代表,你审问了他们什么?”

    他接过母亲笨重的木箱,泥浆里留下下深深的脚印。朱秀想去帮他遮雨,可脚像坏了,就是站着不动。当她鼓足勇气想去和他告别,母亲又拉着她去锁门。最后一切妥当,崔先生已然不见了,朱秀母亲见她伸长了脖子望。

    “说是要去广州。”

    崔华再次看穿了她,“别逞能,你不能。所以,不要问了。”然后继续走。

    母亲的话说到了她的心坎里,说得对极了,她没有崔先生。

    [去哪里?]

    “那你也要讲实话。”

    “如你所说,做崔太太那样的人。”她拿母亲的话来堵。

    她气恼的模样让他莫名想笑,便继续逗她,“那我便走了。”

    [说是去广州。]

    “哪里不一样?”

    床在晃动,他的额头渗透汗珠。她抓着他的衣领,说不好是被动,是配合,还是越来越主动。但她喜欢被男人抱着的温暖,她愿意忘掉一切,只愿有人一直抱着她。

    “你知道的。”

    崔华从后巷出来,被微风吹起吹落的深蓝se的y丹士林布裙x1引了目光。是那个傻姑娘在捧着书凝着眉,她的身上有他向往的青春。

    [喓喓草虫,趯趯ga0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不是没有等我吗?”他回头,差点撞到她,又见她窘迫的样子,不忍再逗她,“以后要讲实话。”

    “没有。”被人看穿心底的感觉很不好,朱秀si都不认。

    “走吧。”

    “秀儿,把这张地图贴上去。”傅老爷托人去城里买了最大幅标注最jg确的地图来,抱着自己三岁的孙子,指着南方的一个点。

    定的回乡下的日子下起了淅沥的雨,朱秀替母亲撑伞,一趟趟把行李从屋里搬到巷口外的马车上。隔壁的木门开了,崔华刚好看到她要离去的狼狈。

    一男一nv并肩走路,男人是有妻子的,这让朱秀多少有些不自在。

    广州很远,她要先从乡下去北平,再从北平坐火车去天津,从天津去南京,从南京去上海,从上海再买船票去广州湾。其实她不想去,不仅远,而且,她已经不想再见他了。三年前她在柿子树下的哭泣被他的长期无情全数淡忘了。但夜里她梦见到了傅彬穿西服的背影,他转过身,竟成了崔先生的模样。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