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2/2)

    这回严温青之所以被软禁在京郊军营,周家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可想而知。

    裴时臣是未来的裴国公,说这种话就意味在争储上,裴家站在了宋袭这头。

    裴时臣炯炯有神的眼睛闪了闪,幽幽道:“王爷可知为何皇上避而不见?”

    “王爷被召进京后,可曾见过皇上?”

    -

    不愿意见拉到,宋袭想,他还能得个清净呢,只是这样一来,入宫见姨母的机会也变少了。

    严温青护妻心切,做定北将军的那些时日,一直盯着周家,在严温青不懈努力之下,周家下马了好几个作奸犯科的族人。

    大小周妃是亲姐妹,和德妃一样,姐姐死后,妹妹紧跟着进宫。

    见宋袭突然起了忧伤,裴时臣掩口轻咳一声,少有的安慰道:“王爷无须过于担心,王爷和皇上是亲父子,皇上许是最近忙的很,所以才一时没顾及到王爷。”

    从前他羡慕临川王的英勇潇洒,如今倒回来看看,他却觉得还是做文人好,文人几乎不跟兵权沾边,没有实打实的兵权在手,就不会惹得帝王猜忌。

    见宋袭久而不语,裴时臣不咸不淡的问。

    不知为何,他娘似乎不喜欢他学武,一心只想着让他走科举这条路。

    说来也是可笑,外人总说临川王是永兴帝最为疼爱的皇子,然而回到京城数日,宋袭连永兴帝一面都没见到。

    宋袭身手了得,作战勇猛,蛮人听到宋袭的名号都会抖三抖,这时候宋袭领兵乘胜追击,定能将北疆城池一举拿下。

    “君子一言,岂会胡来?”裴时臣笑。

    没错,德妃装病让宋袭回京主要是因为永兴帝立了继后,被立为继后的妃嫔姓周,后宫人常喊为小周妃,有了小周妃,自然就有大周妃。

    裴时臣径自说道:“未必不是,皇上疼爱王爷多年,不可能因为立了继后,有了新的嫡子就开始冷落王爷。”

    其实不允许进养心殿是宋袭自己脑补的,主要是宋袭多次请旨面圣,永兴帝总以各种理由推卸,宋袭又不是傻子,自然能看出来永兴帝不愿意见他。

    想到此,裴时臣黑目蒙上一层笑意。

    这也是为什么裴时臣接任世子之位后,还不放弃科举的原因。

    在十三四岁的裴时臣的心里,他一直企盼着有朝一日他也能手持利剑杀敌无数,然而,他娘不这么希望。

    在帝王心中,征服外族永远排在第一位,就这样,宋袭不仅仅避开了催婚,还被封为临川王领着五万大军驻扎在边疆。

    一旦周家女的儿子上位太子,那宋袭就危险了,试问有哪个太子会放心身边有一个手握兵马大权的兄弟?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宋袭摇头:“不曾。”

    一去三载,虽打了无数的胜战,得了不菲的赏赐,但终究因为权势过大,声望如雷贯耳的缘故,引来了不少猜疑,这其中就包括永兴帝。

    裴时臣比宋袭小几岁,当年宋袭一战成名游街京城时,裴时臣曾拉着亲娘躲在角落里偷偷的瞻仰过宋袭的风采。

    就连邱老太君寿宴出事,永兴帝也只见了宋袭派进宫的小厮,总之,宋袭如今的状况是不被允许进养心殿。

    谁料,宋袭略带自嘲的说:“依裴世子之言,是本王杯弓蛇影了?”

    宋袭一字一句的说,浑厚的声音里尽是落寞。

    夺妻之恨 职场刁难,两桩事彻底让周家人恨死了严温青。

    宋袭一愣,旋即又惊又喜的确认:“裴世子可知此话的重量?”

    既然要发兵,那么这婚事就……

    这种事,可不是随便开玩笑。

    宋袭捏了捏结实强壮的手臂,尴尬的点头。

    说起周家,和严惊蛰所在的严家有些许关系。

    万氏当年给严惊蛰她娘牵的红线就是周家,因严惊蛰她娘拒了周家转头嫁给当时只是个新科武进士的严温青,周家咽不下这口气,当场和裴家闹翻了脸。

    裴时臣一心想娶严惊蛰,因而对周家人没好脸色,宋袭亦然,周家女都当上继后了,下一步是不是就是让皇上立周家女的儿子为太子?

    永兴帝立了继后,朝中已经有人耐不住了,裴时臣之所以对宋袭表衷心,并非一时脑热。

    “本王这些年,只在边疆和临川州之间往返,和父皇之间的交流远不如其他兄弟密切,这些年,后宫妃嫔又替父皇添了不少子嗣,有承欢膝下的乖巧皇子在,父皇的视线不再放在本王身上其实并不意外。”

    “王爷久居关外,许是对朝中事不善处理,若王爷不嫌弃,在周家事上,裴某想尽一二绵薄之力。”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