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1/2)

    皇帝站了起来,居高临下,垂目看赵宸:“你即日就藩。”

    “朕给你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该怎么做,不需要朕详叙了吧?”

    皇帝举目,偌大辉煌的大殿和大门外宏伟的宫城,还有他身后的御座,一路披荆斩棘登至至尊之位,他是不可能还回去的!

    赵宸霍跪倒,仰头失声:“父皇,我……”

    他没忘记自己的人设。

    “倘若不从,你就别当朕的儿子了。”

    皇帝俯首,一字一句,力有千钧,眉目间的凛冽让人毫不怀疑他话中的真实度。

    皇帝不缺儿子,膝下也不乏优秀的。

    赵宸跌坐在地,重重喘息,大汗淋漓,惊慌的他挣扎的,几次欲开口,却半句话说不出来。

    他颓然栽倒。

    许久,他慢慢爬起身,伏跪在地:“……儿,但领父命。”

    一句话,仿佛耗费了全部力气。

    这个儿子很聪颖,若真用心去做,想必能发挥不少意料之外的作用,皇帝淡淡:“记住你说话,也记住朕说过的话。”

    “这是你就藩最大的任务,也是唯一的任务。”

    “尽你一切之能,阻止赵徵崛起。”

    “冯塬会与你同去,不要让朕失望。”

    赵宸重重磕了一个头,艰难吐出一个字:“是!”

    “去吧。”

    赵宸大汗淋漓出去,湿透的重衫,疲惫又强打精神的背影,昭示他在钦安殿的“心理转变过程”。

    皇帝淡淡看赵宸离去,收回视线,目光重新投回御案上唯一那封密报。

    他冷冷挑了挑唇。

    也罢,且看看这小崽子有多少能耐,可比得上他那父兄?

    皇帝把密州给赵徵,即是阴谋,也是阳谋。

    如今在池州的十八万东征军中,有一半是先帝留下的亲信部属,目前正为吕衍等将所掌。

    皇帝眼中最重视的,除去赵徵本人的性命,第二位就是这十万大军了。

    可只要赵徵没死,哪怕他就藩到天南地北,这些统兵将领还是向着他,这么做意义不大,反而落了下乘。

    皇帝就索性把密州扔出去。

    这亲信军,他倒要看看他能不能接得住?

    要知道经历过先帝和皇太子,七年时间过去了,那十万亲信兵,可不是那么好接手的。

    七年,不是七天,上层将领还好,可中层武将和底层的兵卒与前者是截然不同,他们绝大部分没接触过先帝和皇太子,尤其是先帝,七年时间足以让先帝对普通兵卒和底层士官而言远得像个传说。

    兵士打仗,脑袋悬在裤腰带上,想的是活命,得让他们看到更多生的希望;而底层士官和中层武将就得让他们看到军功,看到更多往上爬的希望。

    所谓接手,得如臂使指才算。

    赵徵得有异常优异的表现,才能真正收拢这些中低层士将以及普通兵卒的心。

    赵徵才多大?他刚刚十八,又没有皇太子的名义去震慑人心,这难度是非常非常高的。

    一旦他的表现没达到这个标准,哼,那就是亲自给皇帝打开蚕食的缺口。

    皇帝已没了怒意,他眼神一片清明,留给赵徵的时间不多了,以如今天下局势,最多三年,必就会掀起新一轮的大混战。

    他把密报揉成一团,扔进茶盏里。

    他倒要看看,这么短的时间,这赵徵能做什么?

    要是他真能避开他的一切暗算,又真就把东征军接住了,还成长都足够能和他抗衡的地步,那他不妨就和他斗上一斗。

    皇帝冷冷一哼:“传命宁王冯塬,今日就出发,以最快速度抵达建州!”

    ……

    这一波,赵宸赌赢了。

    他就藩,包括左丞相任绥以内的正义派表面虽没动静,但实际却挑选了族中甚至膝下的不起眼的优秀子弟和下属跟随,虽都是年轻人,但人才济济,可以说阵容并没比赵徵逊色多少。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