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3(2/3)

    至少当傅里将消息传给巴州商会的其他商人后,巴州商会的商人们就有不少来了当地开店。

    而更重要的是,因为那个府城太穷,外地的商人都极少到那地方开店,以至于当地虽然有不少富人,也根本没多少享受,自然也花不了多少银子。而傅里的美食连锁店开到当地后,根本没用多少时间就从那些人的口袋里掏出了大把的银子,虽然仍旧比不上其他地方,却也让外地商人看到了当地的消费潜力。

    雍和帝当然好奇这火锅究竟是什么东西,于是让人进来问话,很快就知道了这是傅里开的店。

    因为火锅的名声传得太广,某些官员甚至在给雍和帝写奏折的时候忍不住提了一嘴火锅的美味

    可是他不贪腐,不代表其他地方的官员也不贪腐不是?于是这位官员不久后便发现,自己这几年上交给朝廷的税款不但不是垫底儿的,反倒排到了中间。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为串串香和麻辣烫更平价,味道也相似的缘故,周公火锅店虽然比傅里名下所有店面都要更加赚钱,可真要算店里面的客流量,其实是完全比不上其他店面的。可大学士的一首诗,瞬间让大夏的男女老少,无论读没读过书的人都知道了火锅的美名,伴随着“西施美食”的称号,周公美食连锁店当月的营业额成倍地往上翻,而其中翻倍最多的,便是火锅店。

    若只是这样,那官员至多在心里夸一夸傅里,倒不会在奏折上特意提她。

    那位官员倒不是特意为火锅写的奏折,只是傅里将周公美食连锁店开遍了大江南本,没到一个地方还都会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调制出让当地人更容易接受的味道,所以周公美食连锁店的生意一直都非常好,从来没有不赚钱的情况。

    一来火锅食材多样,且要求颇高,价格也因此比其他店铺昂贵一些,二来有着大学士的诗句宣传,手上只要有点儿余钱的人都想要吃一次和顾学士诗中的同款,为此甚至愿意饿肚子。

    而傅里又一向是个遵纪守法的,就算赚了再多的钱,需要缴纳再多税,她也完全没有隐瞒推脱,而是完全按照法律交税。在江南这等富庶之地还不太明显,可到了那等不那么富裕的府城,傅里缴纳的税款就有些夸张了。

    人越来越多,给当地人提供的岗位也就越来越多,从当地富户的口袋里掏出的钱越多,知府得到的税款自然也就越多。

    他想要吃,当然没必要出宫,而是直接让人将卫烆叫来,然后不久,傅里便将火锅底料给折腾出来并送进了皇宫。

    有这么大的功绩,吏部难道还敢卡着他的升官儿路,让他老死在当地?

    虽然那地方的穷,穷的却不是当地的富人和中产阶级,而是当地的老百姓。等傅里将店铺开到当地后,其他不说,至少店铺给当地百姓带去了不少的岗位。

    可关键是,这位官员因为太想要升迁,所以每年下面缴纳上来的税款,他从来一分钱不贪,甚至还强力压制地下的官员不得贪腐,将全都税款都上交给了朝廷。

    那可是大学士诶,他都说好吃的东西,难道还能差了?

    可等傅里将自己的店铺开到了当地后,瞬间盘活了当地的经济

    他不但升了官儿,还直接升了京官儿。

    所以傅里转了非常多的,让人难以想象的银子。

    若是按照以往的情况,这位官员辖下府城交给朝廷的税款几乎年年垫底。因为当地太穷,以至于那位官员竟然打破了官场规则,愣是在那个府城连任了近十年的知府,实在让听者流泪,闻者伤心。

    这下可把他给高兴坏了,一是真的高兴,二是想要拍雍和帝的马屁,三也是想要投桃报李,正巧这段时间傅里的火锅店因为顾学士的一首诗声名鹊起,风靡京城,所以他在写奏折的时候很自然地将皇上夸了一顿,然后在末尾的时候也提了一句傅里的火锅店。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