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2/2)

    不等刘氏还没说话,崔老二已经抢着道:“这鸡汤虾蓉面做得可真是好吃,难得的是鸡汤清亮,一点儿都没有喧宾夺主,反倒突出了虾蓉的鲜美和口感,我在海边这些年,都没吃过这么地道的虾蓉面。”

    帮厨的妇人们吃过面条,三三两两地回到灶间,正看见夏月初已经在面案前包寿桃。

    崔老二摸着肚子笑道:“这还没开席我就眼花缭乱了,这么多好看的点心,都不知道吃什么才好了!”

    “牡丹福饼。”

    崔家也不小气,只要不浪费,无论吃多少都笑脸相迎。

    全家人都沾老爷子的光,每人分到了一小碗寿面。

    “我倒觉得这两个小菜好吃,这里头可没有肉吧?我还从没吃过这样味道的拌菜呢,也不知那小夏是怎么做的,这些菜还是我昨个儿切的呢,就是最最普通的白菜萝卜,竟能做出这样的味道。”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灶间静得不行,也不知是谁吞了一大口口水,发出极大的响声。

    也不知她掺了什么汁水揉了块浅粉色的面团,揪一小块浅粉色的面团,再揪一大块白面团,按在一起擀成面皮,放上一大勺馅儿,在她手里三揉两捏的,就变成了一个白中透粉的桃子模样。

    “白面可比苞米面好吃多了,劲道得很,这肉酱味儿也十足,也不知人家是怎么做的,我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肉酱,害得我又去添了半碗面。”

    “芙蓉枣糕。”

    一大早来帮工的人见时间还早,都选择过来先吃一碗热汤面再说。

    “崔家真不愧是村里的大户,连流水席都用的上好的白面,啧啧,这一天得用进去多少呦!”

    第049章 六十大寿

    日头越爬越高,客人也都陆续开始登门。

    也不能让人干坐着,后厨很快就端了几盘点心上来。

    “如意山楂卷。”

    “咕噜——”

    几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一人端着一个盘子,声音清脆地报着名字。

    崔青书抢先夹了一个寿桃放在老爷子的面前道:“您今天是老寿星,得赶紧吃个寿桃才行。”

    所以老爷子接连几日都心情极好。

    最后两个丫头合力端上来一个大托盘,一个个婴儿拳头大小的寿桃摞成宝塔形。

    除了老二一家,其他人也都是第一次吃到新鲜的虾蓉,全都吃得头也不抬。

    也有贪嘴爱占小便宜的妇人,脸都没洗干净就拖家带口地过来吃面。

    早晨起来换上一身绛红色的新袍子,在家受了孙男娣女的磕头,吃了一碗夏月初特别给他做的鸡汤虾蓉寿面,平时还有些严肃的脸,今日笑得是见眉不见眼。

    “我这个面卤也好吃得很,里面有肉丝还有黄花菜,鲜得不行。”

    东北四月初的早晨还是春寒料峭的,一碗汤面下肚,整个身子都暖和起来,手脚都觉得更有劲了。

    崔老爷子六十大寿,儿孙们都想法设法地给他祝寿,连远在辽东的二儿子也赶了回来。

    王氏笑着道:“弟妹,你尝尝小夏的手艺怎么样,没辱没了你们特意带回来的对虾吧?”

    几个帮厨的妇人凑在一起吃面,嘴里也不闲着,絮絮叨叨地说些闲话。

    “莲花酥。”

    舀上满满一勺面卤,再盛一勺高汤冲入碗中,顿时香气四溢。

    “好,好,乖,你自己也吃啊!”崔老爷子笑得合不拢嘴。

    寿桃皮光水滑,尖儿上的粉色也与白面皮浑然一体,打眼看竟像端上来一盘真的桃子一般。

    刘氏知道她是故意挤兑自己,气得在手里撕扯着帕子,表面还要装作若无其事地挂着恰到好处的笑容。

    新切出来的手擀面,在乳白色的汤头里翻滚沸腾,被长筷子高高挑起,落入灰白色的瓷碗中,竟比那碗壁还要白上几分。

    崔老二擦擦嘴道:“听说这个小夏就是今天寿宴的掌勺?看来今天我是有口福了。”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对夏月初的手艺也是越发敬佩,都不用她多说,便按照之前的安排,各司其职地忙碌起来。

    “好吃就好。”王氏得更加灿烂,“我就怕小夏不会做乱来,糟践了二弟带回来的好东西。”

    “怪道连善大嫂子那样的人多对她佩服得紧,咱们今天也得好好表现才是,别跟刘成家的那样,被人灰头土脸地赶回去,那可就亏大了。”

    “要我说,什么东西加了肉都好吃!”

    点心都做得格外小巧,连女客和孩子也都能一口一个的程度,但是丝毫不妨碍点心的精致程度,摆在桌上简直像一盘艺术品,而不是吃食。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