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1(1/2)

    “行了,小心那些人还盯着呢,别得意忘形。”

    于是一群人都哭丧着脸,收拾了车厢里剩下的一些衣裳和吃食带在身上,然后才满口抱怨着命不好、运气不好什么的离开了。

    为了把戏演到最后,众人硬生生一路走回了保定府,然后才四散离开。

    薛壮得到车队把头的报信,当即一拍手道:“好,叫人盯紧了各处,看他们走什么渠道销赃。”

    薛壮之所以选用座钟和怀表这种西洋商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东西里头都是精密的零件,大齐还没有这样的制作技术,甚至连维修都要去找洋人来修。

    这类货物,想要销赃最多只能换个外壳,芯子里头是动不得的,所以不会担心里面做的记号会被发现或是抹去。

    事情的进展出乎意料的顺利,第二天,其中的两个座钟便出现在了华氏陪嫁的商铺中。

    华氏还特意派人上门,送了一只怀表给夏月初,说她总在后厨忙活,有个怀表看时间方便。

    待韩家的人走了之后,薛壮将怀表后盖取下来,果然在里面一个隐蔽处发现了之前找人錾刻上去的印记。

    “周逸秋果然与冀州的匪患有关,头天抢到的东西,第二天就能出现在铺子里,华氏还可以直接拿来送人,这可不是一般的商业合作关系,完全就像是周家的一部分一样。”薛壮立刻写了一封密信送入京城,又派人去给魏国涛送信儿。

    “这样的证据足够给周逸秋定罪么?”夏月初疑惑地问,这些都是间接证据,虽说是嫌疑极大,但若要定罪,恐怕力度还是不够的吧?

    “定什么罪?”薛壮却奇怪地反问道,“他谋反已经是满门抄斩的重罪了,还需要什么其他铁证?”

    夏月初一拍脑门,知道自己又犯了经验主义错误,前世是法治社会,自然是一切以证据为准,这种力度的间接证据,只要找个好一点的律师,周家便可以完美地把自己择出来。

    但是如今这里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若不是为了不惊动庆王这条大鱼,周逸秋和韩振江这会儿哪里还能活蹦乱跳的活着,估计末七都过完了。

    “之前几次剿匪都没能成功,估计周家在官府应该有人吧?”

    “何止是官府,庆王在朝堂上也还有残余的势力,周逸秋既然投奔了他,他自然也要帮着传递消息。”

    薛壮回想着年后京中传来的密报中写,仅年前到年后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报了官的劫案就有上百起,那些胆小怕事根本没报官的只会更多。

    冀州的匪患,也是时候彻底清一清了!

    但是该如何发难,由谁领兵,如何绕过庆王的爪牙,这一个个难题摆在眼前,哪一个都足够叫人头疼。

    薛壮寻思了一会儿,忽然觉得肩头一沉,扭头见夏月初已经困得熬不住,直接歪在他肩头睡着了。

    他伸手把人塞进被窝里,自己探身吹灭了油灯,也跟着钻了进去。

    这种事儿还是等陈大人的回信来了再头疼吧,这会儿搂着媳妇儿睡觉才是正事儿。

    第590章 入矿山(补更5)

    秦铮在韩家应征之后,很快就被人带去了一处四合院,大通铺住了几天之后,最后整个院子里聚了三百多人,才有韩家矿上的管事过来挑人。

    韩家挑人的规矩也是奇怪,不看身形不看力气,先问人家在哪里,家中还有哪些人。

    秦铮猫在旁边听着,心里大致有了数,

    家里没什么亲人的,或是外乡出来讨生活的,就都给分到了一处。

    所以轮到他的时候,他便笑着说:“管、管事的好,俺家是开封府下头延津县王许村儿的,家里还有老娘和哥嫂,嫂子太厉害,过门没两年就闹着分了家。俺光棍儿一个,分给俺二两银子就把俺撵出来了,让俺自个儿出来讨生活。俺字也不识,啥也不懂,只听人说京城人有钱,就寻思要去京城,结果走到半道儿就把钱花光了,在城外听说这儿找人刨石头,包吃包住还有工钱,俺就来了。”

    “好,不错,去东边第一个管事哪儿报道吧。”

    分配完毕之后,秦铮这一组差不多有五十多人,很快就都被塞入几辆马车中,拉着就直奔矿山。

    马车都是封着窗户封着门的,外头是什么样儿也看不到。

    马车一路被赶到山上,这才开门将众人放出来。

    秦铮从人挤人的马车里下来,使劲儿伸了个懒腰,趁机朝四周环顾了一周。

    入目所及不是树木就是山石,看着跟别处的山里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停车的地方是一处山坳,似乎又人为地扩大了一些,就地取材地用木材搭了一圈窝棚,里头黑乎乎的看不清什么情形。

    此时已经临近晌午,众人下车之后,正好听到有人敲着锣大喊:“吃晌午饭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