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1(2/2)
薛壮这种言论,在倪钧那边,简直就是离经叛道,不可饶是。
工人都是熟手,做起事来又快又好,不多时就将窗户装好,将缝隙处全都填满抹平。
倪钧也不知是故意还是性格使然,一张嘴必要引经据典,丁点儿大的小事也会被他上纲上线。
夏月初看了一会儿,对张师傅的细致态度十分满意,在心里盘算着,等着完工之后,除了工钱之外,还要好好地给人家一笔赏钱才行。
于是两个人每天议事的过程,简直就是火星四溅,结束之后一个气鼓鼓地回房,一个回去跟夏月初诉苦。
……
今天的议事也不出所料,依旧是有许多意见不合。
不然玻璃可跟高丽纸不一样,即便现在的玻璃不如后世的那样通透没有杂质,但也是透明的。
“不用拉到,我留着用!”
若是不挂窗帘,到时候屋里做什么都被别人看光了。
薛壮最烦的就是这种,大家干脆利落地把事情处理掉不就好了,天天不是古人云就是什么什么书中有云。
俗话说慢工出细活,这活儿做得太细了,就要多花不少时间。
木匠师傅名叫张玉江,但是这个名字在保定府并不出名,可是一提到赛鲁班,大家立刻就会知道说得是谁。
用玻璃做窗户,这在整个儿大齐,估计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
张师傅因为手艺精湛,做事又特别细心周到,所以在保定府的有钱人中颇有名气,以前也没少给有钱人家做过镜架、水晶或是琉璃插屏的架子也没少做够。
因为玻璃的数量有限,而夏月初想要尽可能地增加窗户的面积,这样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屋里的亮度。
张师傅的手艺的确是名副其实,眼睛就跟尺子一样,完全是在把窗框当做艺术品陈列架来做,成品出来之后那叫一个细致,玻璃嵌进去几乎严丝合缝。
只不过这议事的过程,着实算不得太美好。
眼瞅老两口又要掐起来了,一不下心引起事端的夏瑞轩赶紧脚底抹油溜出去了。
看到夏洪庆没什么大事儿,他也算是放心了,与其留在屋里被爹熟络,还不如去找大哥聊聊生意经,大家取长补短,才好共同进步。
京城的来信是跟公务一起送过来的,薛壮便先将家信揣进怀里,拿着公务的文书,硬着头皮去找倪钧议事。
所以按照她画出的设计图,玻璃的数量几乎是可丁可卯的,没有能够浪费的余地。
所以她不光要自己出设计图,还要量好尺寸,提前找人做好窗帘。
所以还不到五月中旬,薛壮就收到了京城转过来的信。
倪钧搬进初味轩近十天了,京城几乎隔天就有公文送来,保定府的各路探子每天也要有消息汇总上来。
所以当薛壮跟倪钧议事回来之后,张师傅才刚做好西屋阳面墙上的窗户,工人正在小心翼翼地将镶嵌了玻璃的窗框举起来,准备嵌入原本将窗框拆下来的缺口中。
古人若都是那么厉害,那么高明,那为什么前朝还会灭亡?还会有大齐的存在?
但是夏月初这两日忙碌得很,因为玻璃匠人最近终于做出了成品,只不过数量并不算多,她打算先把自己跟薛壮住的这三间房都换成玻璃窗。
第700章 胡乱点火(2更求月票~)
夏洪庆的话还没说完,手里的药盒就被吴氏劈手夺去。
孙旭的信是跟着县衙的公文一并送走的,一路快马送到京城,然后再转寄到保定府,比起民间送信要快上一倍还不止。
“瞎胡闹,你啥事儿没有留着伤药用干啥,这不是咒自个儿受伤么?”
看来这上膳堂,真是比外面看起来的还要赚钱啊!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所以她特意请来了保定府手艺最好的木匠师傅,并且亲自在现场看着他打框,镶玻璃,争取把失误降低到没有。
折腾了一个小时,总算是把所有的公事都处理好了,薛壮片刻也不想在倪钧这边多待,只想赶紧回去找夏月初求安慰。
今天店里没什么客人,所以好多人都围在院子里看热闹,这会儿见到窗户装好了,立刻就都跑进屋里想看看效果如何。
但是像夏月初这样大手笔,居然要把这么多琉璃全都用木框镶嵌起来做成窗户的,他做了二十几年木匠活儿,还真是头一次遇到。
所以薛壮干脆把倪钧住处的厢房布置成了一个大书房,两个人每天凑在一起汇总和分析这些琐碎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