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58(1/2)

    前两道菜是整盘上桌,后面两道菜却是每人一份,摆在了面前。

    吊烧琵琶鸽为了方便大家食用,上桌就已经切块,只是还拼在一起,摆出琵琶鸽的完整模样罢了。

    葡酒溏心鲍则放在一个带盖子的小砂锅内,没打开盖子之前也看不出什么端倪。

    但是葡酒是个什么酒,在座众人除了陈瑜白之外,其他人都未曾听说过。

    陈瑜白年纪大了,越发注重养生,虽然还是戒不掉口舌之欲,却也开始注意搭配了。

    于是菜上桌之后,他便先夹了一筷子白灼芥兰。

    俗话说,姜辣辣耳,葱辣辣舌,蒜辣辣嘴,辣椒辣至尾出气。

    蒜蓉就是其中一辣,而且吃过之后还要担心会不会产生难闻的口气。

    但是经过慢火浸炸的熟蒜蓉,却是增加镬气的法宝。

    小芥蓝全都只有一拃长,嫩得能掐出水儿来。

    在加盐加油的宽水中浅浅一灼立刻捞出来,保证烫熟的同时最大程度避免口感变软和味道的损失。

    水开倒油后立刻将菜下锅,生油在滚水中炸开,裹在菜的表面,形成一层油膜,最大限度地锁紧了蔬菜本身的鲜美。

    紧接着过一道冰水,让在热水中略有绵软的芥蓝再次精神抖擞起来,口感更加脆爽鲜嫩。

    配上经过调味的金银蒜,蒜香四溢。

    佐料微辣咸鲜,芥蓝本身脆甜回甘,陈瑜白从未在冬天吃到过这样新鲜的绿色蔬菜。

    即便是正当季的时候,也没吃过做得这样好吃的芥蓝。

    身为老饕的那颗心瞬间被感动,甚至觉得眼眶都微微有点发热。

    大家都忙着吃饭,只有站在小皇帝身侧、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刘启发现了陈瑜白的异常。

    刘启见陈瑜白眼圈发红,眼里甚至隐隐闪烁着泪光,心里登时就咯噔一下。

    陈瑜白年纪不小了,虽然太医们都说他身体还很硬朗,但是到了这个年纪的人,指不定哪天有个头疼脑热就倒下起不来了。

    刘启不敢怠慢,急忙小碎步挪到他身后低声问:“陈大人,您这是怎么了?可是菜不合口味?还是有哪里不舒服?”

    陈瑜白闻言连连摇头,表示自己没事儿,但是又不好意思说是因为菜太好吃感动的,只好低声道:“刚才那几根芥蓝上蒜蓉有点多,猝不及防被辣了一下,不妨事,多谢刘公公关心。”

    “没事就好……”

    刘启刚准备退回去,就猝不及防地闻到一股奇特的香味。

    原来是坐在陈瑜白身侧的人打开了葡酒溏心鲍的盖子。

    陈瑜白陶醉地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轻声道:“没错,就是这个味儿啊!”

    旁边的人闻言,凑过来低声问:“陈大人,这就是夏娘子自个儿酿的那个酒么?”

    “你也尝过葡酒?”陈瑜白闻言有些意外。

    “嗐,我哪有那个福气,只是听人说起过,今日才知道原来是叫葡酒,不过这味道可真是好闻啊!”

    经过小火慢煨,葡酒的酸涩尽去,只留下果香和酒味。

    而这溏心鲍并非御膳房给准备的食材,而是廖老自己私库的珍藏。

    而且还是廖老用鲜鲍鱼自己亲自晒干而成的。

    若非如此,宫中也不会同意使用。

    鲍鱼的好坏,除了个头大小之外,内里是否溏心,其实也是评判标准之一。

    这其实是在晒干过程中,鲍鱼肉质发生发酵反应而生成的。

    晒鲍鱼干不难,但想要将鲍鱼晒得富有甘香而且产生溏心,那可就不是简单的事儿了,不但需要合适的季节和气候,还需要晾晒者有丰富的经验。

    这次的鲍鱼全都个大肉丰,并且保证溏心。

    这话若是卖鲍鱼的人说,夏月初定要给他贴上个骗子的标签。

    但是从做了大半辈子厨师的廖老口中说出来,可信度就大大不同。

    干鲍鱼想要好吃,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煨煮。

    这份溏心鲍看着简简单单,其实绝非是将干鲍鱼丢进葡酒里煮软就可以的。

    最开始要先用高汤反复煨煮,让鲍鱼将汤汁的精华和鲜美都吸收入内,最后才加入葡酒,慢煨收汤。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