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2/3)

    顾长风一肚子的疑问。

    叶旭东继续说:“但火灾发生以后,由于尸检结果和证人证词相差太大,我们几个轮番对这个小女孩进行了数轮的盘问,因为现场没有检测出第二个人的脚印或指纹,在场的尸体又是死于他杀,所有疑点都集中在了戚橙身上,她当时只有十一岁,如果真是她杀的人,那将会成为公安局内网中一件非常耸人听闻的案件。”

    叶旭东点点头:“除了木哗和白秀是登记在册的婚姻关系,三个孩子分别来自三个不同的孤儿院。”

    这家人的名字也很奇怪,照理来说就算有的跟母有的跟父姓也不奇怪,但是这一家子,没有一个人的姓是跟着长辈的。

    她说:“叶叔叔,这是我弟弟,你帮我收养他吧。”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个孩子中,大姐叫徐璃,二姐叫戚橙,三弟叫黄子峥。

    顾长风心头一跳。

    这令人不由得想起了那个场景,三个年纪相仿的孩子打的遍体鳞伤,母亲坐在门廊前,眼睛里闪烁的全是兴奋的光芒。

    “当时我们走访了很多邻居,在邻居的描述中,这一家人是近乎孤僻的,不怎么出门也不怎么交际,父亲早出晚归,母亲在家照顾三个孩子,但是有一点。”

    整件事情都显得非常奇怪,起码顾长风在任这么多年,这样一份卷宗,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通过审核的。

    “这是一个收养家庭?”顾长风问。

    “当年负责受理这个案子的是……”他翻到最后一页的署名那里,清晰的写着“叶旭东”三个字。

    “她那个时候骨瘦如柴,几乎是个完美的受害者形象,当时队里的其他同事也都不相信她的嫌疑,但我总觉得,事情的突破口一定在她身上,后来我没想到她主动来找我了。”

    十二年前的科学技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但一个人的死因还是不可能弄错,但奇怪的是,光从这份尸检报告上就能看出来证人证词有误,为什么还能被认定且保留下来呢?

    这起案件中唯一的幸存者是年仅十一岁的二姐,姓名戚橙。

    少年犯。

    两位长辈中,父亲名叫木哗,母亲叫白秀。

    两人目光相触,这位如今已经出任公安局局长的老人悠悠的说:“我第一眼看到这个女孩的时候我就知道不对了,从头到尾她都在撒谎。”

    “邻居说这三个孩子经常打架,而且通常是那种不死不休的架势,每当他们打架的时候,母亲白秀就坐在门口笑着看他们打架。”

    为什么当年要听一个孩子的?叶旭东现在回想起来,当年只有十一岁的戚澄未免心机太深,她把亲弟弟交给了警察,也就等于将把柄递到了他手里,与此同时,她甚至坚信叶旭东不会伤害弟弟。

    并且他们都没有了生活反应,也就是说——他们就是起火之前死的。

    “因为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掌握她杀人的证据,当年那起命案至今得不到一个解释,唯一的嫌疑人当年是个孩子。”他自嘲的笑了笑,“你也觉得很荒谬对不对?”

    也别管为什么这对夫妻可以同时收养三个年级相仿的孤儿,也不论他们是怎么通过的孤儿院审核,因为这事乍一看都不像是能用合法手段办成的。

    “你知道为什么最终她现在成为了一个大明星吗?”叶旭东忽然转了个话题。

    那时案件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十二年前的叶旭东还没有出任警察局局长,他坚持这个案件不能这样草草了结,但当时他的上级,直接把案件定义为了意外失火。

    一个月后,戚橙带着一个小孩出现在了叶旭东的家门口,那个小孩年纪不大,长得挺漂亮却同样的骨瘦如柴,看起来还很胆小。

    不是三点水的澄,是橙子的橙。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