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2/2)

    “师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不能忘……您也不能。”

    小时候,师父恨铁不成钢地数落他,就是用这种又凶又狠的语气。

    28 春日花

    “师……”苏柏延险些脱口而出,又很快克制住:“我从来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心思不在字画上,庸人无能,接不过您的重担。您也不要这么叫我。”

    他不再说话,向门口走。

    苏柏延声音极低:“是。您和他认识?”

    这话传着传着,转了一圈,落到宋敬原耳朵里。

    就看见苏柏延神色震动,嘴唇微颤:“师父……”

    见事情已成,没有理由多留,苏柏延只好拿起东西,说了句替他向敬原、拾萤打招呼,转身欲走。

    苏柏延声音很低:“您不曾和我讲过。”

    自从得知路拾萤苦数学久矣,他就有事没事将一中的学习资料和试卷好心转发给他。

    宋敬原心下一动,终于忍无可忍,把脑袋伸了出去。

    宋山苦笑:“苏老师,你不知道的事情多了去了。你如愿以偿游学多年,又知道了些什么呢?”

    苏柏延忽然失声,顿了片刻,猛地回头,在潮湿的青石板上朝宋山跪下,重重磕了一个响头。

    “告诉他,这副董其昌我不要了。我和他之间也再无瓜葛。”

    可到堂下时,大咕忽然奋力耸动身子,把自己肥硕的鸟头从笼子中挤出去,张嘴在苏柏延的头发丝上轻轻啄了一口。

    果然,苏柏延说:“这是那副残卷的另一半。我特地和馆里打了报告,取来给您看的。”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苏柏延,你听不懂我说话吗?”

    一阵响动,宋山好像站起身来。

    一只胖鼓鼓的鸽子“咕咕”地叫起来,摇头晃脑,似是见到熟人十分高兴似的。

    宋山长久地沉默了,宋敬原好奇得火急火燎,直想冲下去得窥一眼真迹。

    “我不会交给你。”这是宋山。

    宋山转头,不顾苏柏延恳求,准备上楼取董其昌扇面残卷。宋敬原赶紧把头缩回去,目送着他师父上了楼。片刻后旋身而下:

    走之前又说:“宋先生,注意眼睛。您不要总在半夜写画工作。”

    苏柏延眼底一红,心想原来他什么都知道。

    可是宋山说:“这副扇面本就是我的。本就是我师父张寂俜的私藏。十几年前,阴差阳错……落魄如此。”

    宋敬原向后缩了缩脖子。

    “董其昌的扇面珍品,若能重见于世……”

    吴孟繁心胸宽广恐怕随了他妈,毕竟吴父咽不下这口气。

    宋敬原听了半天,终于弄明白,他好像是在开背包拉链。

    “我已不是你师父了。当年,就在此地,是你亲口对我说,你不愿一生像我一样碌碌无为,要去闯你自己的天地。我是寂寂无名的凡夫俗子,平庸之辈,下半生也只打算守着这方寸的蓬山路过活,你回头来找我,是砸自己的前途。没有必要。送你这副残卷,算是师徒一场最后一点情谊。从此以后,你不必再觉得愧疚,我对你也没有抱怨。”

    可苏柏延不卑不亢,不反驳也不道歉,片刻一阵窸窣声传来。

    此人造诣不深,心眼极多,本事不大,自诩文人的酸气偏偏很重。觉得宋山不肯收自己的宝贝儿子为徒,是瞎了眼睛,于是到处走街串巷吹枕边风,说褚方元那儿的“蓬山字画”不过是附庸风雅,不值一提,是小丑作怪,博人眼球,大家不要上当。

    “送你收藏的那个人,是不是姓白?”

    宋山只是说:“苏老师,你也是。修修补补到深夜,猝死了,博物馆给你发优秀员工证书么?”

    “我来是为了那副董其昌残卷。”这是苏柏延的声音。

    宋山鬓边已微微发灰,他不在的几年间,岁月悄悄流过。

    他轻轻地叹了口气:“用笔在心,心正则比正。这话是我教给你的。你小时候心思深,学了一点皮毛,就想学古人卖书卖画糊弄人挣钱。气得我第一次动家法打你,一尺一字,要你把这九个字牢牢记住。你为什么能记住这句劝诫,却记不住我和你说,要你陪在我身边?”

    吴孟繁走后,没有再来过蓬山路。但他和路宋二人却成了朋友,课余时间偶有交流。

    ◎枯木逢春◎

    宋山打断他:“我真想过,百年之后,你来替我上炷香,替我扫去墓前雪,带一碗雄黄酒。可惜……算了,这副残卷,我让给你。”

    苏柏延抬头又道:“师父……”

    苏柏延抬眼瞧着宋山,一脸无措的茫然,宋山只是摆摆手,不愿多言。显然又是一桩理不清的故人旧事。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