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3/3)

    “我这不是才入坑一个星期嘛。明儿和顾老板一吃饭一聊天,哎,咱嘛也不知道,没有共同话题,人家嫌弃我没见识怎么办?”黎煜殷勤地奉上新烤好的小饼干给他,“您听相声时间长啊,见多识广,理解深刻,那就是我捧角儿路上的一盏照明灯哇!”

    “哎哟,您可哪凉快哪呆着去吧,恶心死我了。”吴晨露出万分嫌弃的表情,捏起一块饼干塞进嘴里,“一盘饼干就想打发我?没门儿啊告诉你,最最起码明天来舞室,给我在咱楼下的‘泸江海’排一盒蛋黄酥,一盒肉松小贝,外加一盒青团带上来。”

    “成,等吃吧您就。”黎煜满口答应。

    楼下这家名为“泸江海”的糕点店原本开在南京,卖什么泡芙麻薯桃酥之类的糕点,味道还算不错。这两年风头越发大了,于是在北京也有了三四家分店,其中一家就在吴晨的舞室楼下本周开业,天天人满为患。

    “这还差不多。”吴晨道,“我就只和你讲相声吧。顾贺良如果和你提到什么大鼓评书京剧快板天平歌词,你就说对这方面了解的少,不好多说。”

    “还有这么多?”黎煜头一回听说。

    吴晨端着老师的范儿,斜睨他一眼,“多新鲜呐,人家顾老板这些方面都有涉猎,还样样出彩!没听说过吧?就你这还捧角儿呢?”

    黎煜来了兴致,“吴老师快给咱讲讲,给你补盒桃酥。”

    他们这边正如火如荼地为明日的见面恶补知识点,而顾贺良那边也一直没消停下来。

    之前在南京的嘻缘社分社视察的两天,顾贺良一直在琢磨着给黎煜带点什么南京特产回来。

    人人都说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离开南京,所以提到南京特产,总是能想到各式做法的鸭子,无论是南京烤鸭酱鸭板鸭还是桂花鸭,都各有特色。

    顾贺良本想多带几种不同类别的鸭子给黎煜,但周贺昀建议说,若是当天吃不上而带走,肉制品就会损失大半风味,还是有机会带黎煜来吃为好。

    顾贺良被最后半句话劝动了,转而看上了嘻缘社旁边开的一家“泸江海”。他在北京没看到过这个牌子,不过听说口碑一直不错,看着顾客源源不断,也常有社里的演员专门来买而托运带走。正好这些糕点不含液体水分,可以随身带上飞机。

    回程的当天,顾贺良特意早早来了店里,挑了几种不需要冷藏保存的糕点,让店员装了一个礼盒打包。这一路上,他亲自拎着礼盒回到顾家大宅,一直避免摔了碰了,宝贝得很。

    前来迎接的孟春扬一开始还以为是带给他们师兄弟的,感到受宠若惊。毕竟顾贺良这些年四处演出,除了会给顾老爷子带点什么吃食特产,只会给他们带回一些不知道打哪儿淘来的老本子或戏折,随后就要加练功课。

    不过很快,孟春扬就见着顾贺良径直将糕点礼盒带回了自个儿屋里,还扔给了他一本泛黄的《义民册》,受宠若惊立刻变成了痛苦不堪。

    “贺良师哥~~您怎么总这样啊,我也想吃‘泸江海’,不想学南京评话……”孟春扬耷拉着脸跟在顾贺良身后,生无可恋。

    “你在群里通知在北京的嘻缘社学员,明天上午九点在三里屯店集体培训,自愿上课。”还未等孟春扬面露喜色,顾贺良继续道,“你和顾念必须去。你们提前预习,我会考,记得把这本书带过去。”

    顾贺良留下一句话,绝情地关上了屋门,将孟春扬挡在了门外。

    孟春扬没吃上糕点,反而吃了个闭门羹,明儿还要上课,伤心欲绝地想要跑去随和的贺昀师兄那边求安慰。

    没料到他刚往回走了两步,顾贺良忽然开了门,把他叫住了,“你等一等。”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