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3/3)

    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在第二天下去驱车到了汤秘所说的轻慢咖啡馆对面。

    下午约莫是许多学生没课,走在路上的学生不少,也有一些注意到路边这辆奔驰的车牌号连连张望,但顾磊没关注别人,他的视线透过车窗落在对面坐在窗边的女孩身上,汤秘说她的打工时间是晚上七点开始,白天没什么事她会在店里呆着,和这里的很多学生一样。

    她开着笔记本电脑在敲打着什么,顾磊都不用多猜就知道她在写剧本,因为她戴上了眼镜,目光专注,唇有时候轻抿,是很投入的神情。

    顾惜身上有很强的艺术家气质,不说话的时候带着股冷情,也很难有大起大落的情绪,一如当年他突然出现把她带走,她也没多问,很快就面对了现实。

    但她也有很多艺术家的毛病,例如一根筋,执拗,有时候脾气还有点古怪。

    顾惜是中文系的,高中通过顾磊的关系认识了作协一批人,知道现在有线上的网络作协,那时候就用笔名参加了。她平时爱写一些小众文学,有刊登在一些算是不错的纸媒杂志上,偶尔再发布一次到某绿色平台,但如今纸媒没落,因而知道她的人不多,但她也收获了一批只关注她作品的书粉。顾惜没有经营微博,后来又通过网络作协深入了如今十分缺人的编剧圈,其中也有参与一些剧本制作,算是编剧行业的边缘人物。

    这个边缘人物并非是指不大专业的意思,而是她有意让自己隐匿其中,只化作这个行业的一颗小螺丝,连署名都没有,参加编剧团队用的名字也是笔名。

    但她起点比许多人都要高,因为顾磊见她对此似乎很感兴趣,高三便带她接触过业内一些拍小众题材电影的导演,顾磊自己是个喜欢投资电影的人,这些年他以个人名义投资了许多红色题材电影以及一些在国内没法上线,但会在国际争取奖项的影视片,因此和许多导演关系都不错,一来二去,顾惜年纪轻轻就有机会到片场学习,也参与过一些电影剧本的协助。

    都说脾气古怪的人大多是天才,这句话在顾惜身上便有所体现,虽然她如今还年轻,但顾磊看过她写的东西,认为她十分有潜力。

    看到顾惜专心致志的侧脸,顾磊恍然想起这些年她陪在自己身边的样子,明明才过去短短五年,但日日夜夜叠加起来,居然每一幕都十分清晰。

    那会儿顾惜刚到顾家的时候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书,顾磊的书房有许多藏书,不上学的时候顾惜能一天都待在这儿。她喜欢坐在书房飘窗上,搭个小桌子,底下是软熟的靠垫,她盘着腿穿着睡裙安静地坐在那,每次顾磊在家办公一抬头,就能看见那小小一团。

    那种感觉怎么说呢,起初,是新奇。

    就像在路上捡了一只小动物,给她水,给了她窝,她小心翼翼,不敢打扰,但也不会离开他身边,就安安静静地陪着,不打眼,但时不时就会让你注意到有这么一个东西的存在。

    后来就是纯粹习惯了,甚至顾磊已经不会再抬头看她,偶尔听到翻书或者敲键盘的声音,或者是恰如其分会出现在书桌上的一杯热咖啡,这些仿佛都在清晰地告诉他——在这个屋子里,他不再是一个人。

    那种被陪伴着的感觉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日日夜夜朝夕相处,日积月累的沉淀。

    顾磊没有和家人相处过,并不明白这到底能不能算是一种微妙的,能称得上是“亲情”的存在,他是一个与所有人都很难建立亲密关系的人,先天的家庭缺失使他对情感依赖近乎为无,后天残酷的成长竞争环境也让他习惯与身边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哪怕是好兄弟也隔着一层。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