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2/2)
“呐,都怪那碧莲郡主,说什么既然我要退亲, 她也不想我们两个成一对怨偶,便自顾离京了,我祖父说我理亏, 让我去边关给人赔礼!”顾九越说越气,一脚把旁边的凳子踢得老远。
苏秋掐着点儿掀开盘子,里面的面饼已经被泡得发软了,苏秋在锅里烫了两片菜叶放到碗里,又舀了两勺鸡肉辣酱,搅拌了几下递给刘婶。
尤修竹眉头皱了皱:“怎会派你去……”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刘婶笑的一脸褶子:“成的成的,你青山哥明日就来镇上了,等他来了你再跟他细说。”
“苏掌柜店里。”
顾九回头瞪他:“你到底是哪边的?”
***
刘婶跟着阿丁回来的时候,苏秋正舀了一瓢热水往面饼上倒,倒完水拿个盘子把碗盖上,她才瞧见刘婶儿。
尤修竹拱了拱手:“苏掌柜打扰了。”
顾九手里捏着一封信, 脸上带着点不不敢相信:“我祖父让我去边关?”
她可是看着做的,就用水一泡就成了?
她不由笑了笑:“第一日还是带些饭食比较好,就用阿山他们的那个饭盒,下面加水,过一会儿上面的饭菜就热了。后两日再吃这个面,青山哥应该能挨过去。”
尤修竹抬脚向外走去, 顾九在身后吆喝:“你去哪?”
顾九却不理他,瘫在椅子上望天:“我太难了……”
鸡肉酱被搅拌后,整个汤都是红红的,再配上两片绿菜叶,端的是让人口齿生津。
顾九一听,霎时歇了声。
“我琢磨了一样新吃食,叫您过来尝尝,做法简单的很,用热水一泡就成了。”
尤修竹去找苏秋原是有缘故的,顾九是个跳脱的性子,让他自己压着一堆粮草去边关,纵使顾大人会派人随行,可朝里人的那些手段,顾九又哪里见识过。粮草是边关将士的命,尤修竹自然是不放心的,便打了主意陪他去。
她又想到前几天自己做的鸡肉辣椒酱,到时让他带上一小坛。
苏秋又把剩下的三个面饼泡了,准备杨嫂阿丁她们一人一份,这几份儿还没好呢,刘婶就吃完了?
刘婶端过碗尝了一口,面条劲道无比,秋儿那酱也不知是怎么做的,不仅汤味道鲜美,连面条都香气四溢。
昨日阿忠取饭回来,念叨着苏掌柜又做了新鲜吃食,说是给她那去院试的哥哥做的,放上许久也不会坏,若真是如此,自己也不怕出这一趟远门了。
阿丁极少见掌柜的做面食,如今这一出手就又蒸又炸的,到底是怎么个吃法?
第41章 41 夫子离开 夫子这是心病
“我是理那一边的。”尤修竹说完站起来,“顾大人既然让你去, 定是做了万全的准备, 不过是路上辛苦了些,应该是没什么危险。”
第二天刘青山就来了镇上, 苏秋给他讲了自热饭盒怎么用,然后又拿了干净的包裹把准备的好的面饼以及辣酱配菜给装进去。
苏秋见他好奇,便让他去隔壁叫来了刘婶。
送走了刘青山, 苏秋坐在椅子上望着门外, 这几日镇上的流民愈发多了, 看来边关的战事真的很紧张。
她又泡了一把木耳,把泡发的木耳切成细丝,也放在外面晾晒着,到时候青山哥把晾干的小葱和木耳放到面饼上,用热水一泡,有面又有菜,也不算太委屈了。
“我姐夫前段时间已经去边关了,只是粮草有些不足, 祖父让我带人送去。”
苏秋点点头,吃了一口面不由心下微颤,没错,正是这熟悉的味道。
刘婶自然是信她的,便找了个椅子坐在旁边。
苏秋见尤修竹来她店里,心里不禁一阵慌乱,头一个念头就是阿山阿年不会出事了吧?
一旁的尤修竹闻言抬起头:“信上怎么说?”
尤修竹这会儿倒不着急了, 只抿了口茶道:“这事儿确实是你做的不对, 你若不愿意娶人家, 当面说清楚就是了,你自顾跑了,你要一个姑娘家怎么呆在京城?”
刘婶放下碗抹了抹嘴角,一脸的满足:“秋儿,成!成!”
“尤夫子?”
刘青山看苏秋给他示范了一遍,满脸惊奇。这秋儿的脑子也不知道是怎么长的,总是能想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