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2/3)

    正说话间,楼上传来细碎的声响和轻轻的脚步声。那两个东方人和大boss的谈话已经结束了。众人正鱼贯下楼。

    堰川科技园这个概念, 陶堰是打算往长线经营的。用长线价投的价值观来考虑,如果想让堰川科技园的股票坚/挺三十年, 那么不仅是在概念上, 相应的硬件软件配套资源都要跟上。

    更不要说陶堰在亲自主持全球范围内的各种兼并收购项目之外, 还要着手构建堰川系的建立。确保堰川系在资本市场的良久发展,以及利用资本运作实现资本反哺实业的设想。

    这才短短几年时间啊!德州芯片为了顺利完成收购,竟然还帮助堰川科技率先完成了在M国的上市。这简直就是现实版的“被卖了还得帮助卖家赚到买自己的钱”。

    同事非常遗憾的耸了耸肩膀:“所以他们能够用两年的时间创建堰川国际资本,还能让那帮古板的企业家们主动要求资本收购他们的企业。”

    像德州芯片这样主动把自己绑到了资本的战车上,宁愿损失一部分权益也要坚持并购的情况,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果他们没记错的话,堰川资本第一次出现在德州芯片的面前,还是扮演着恶意收购的野蛮人的角色。

    “如果不是堰川国际资本刚刚成立两年,在M国和港岛的根基还是太浅, ”当天深夜,回到酒店后,霍百川跟陶堰如是感叹:“……这单生意, 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做。”

    “很好。”大boss笑眯眯的看了一眼窗外,悠然自得的说道:“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这美妙的夜晚吧。”

    更让众人觉得惊奇的是,堰川科技和德州芯片的并购项目还没有尘埃落定,陶堰和霍百川又开始张罗什么堰川科技园的IPO运作。一个还没建成的科技园,打着Z国硅谷的旗号,就要在M国上市了。

    陶堰和霍百川也跟着举杯示意,回应道:“干杯。”

    他的心都已经飞到姑娘们的身边去了。

    陶堰倒是并不觉得遗憾:“这地球上的钱, 终归不是我们两个人就能赚完的。既然赚不完,不如大家一起赚。用几亿M金的利润换大半个华尔街证券商帮忙宣传造势,我们也不吃亏。”

    所有在一楼等待的操盘手们不由自主的站起身来,就听他们大boss笑着说道:“……那么,我们的合作就正式开始了。请相信我们的专业性,这一定是您做过最英明的决策之一。”

    所以陶堰必须保证堰川科技园在资本市场的稳定形象。堰川国际资本的收益率虽然令人眼红,但受限于陶堰和霍百川的精力和时间成本,堰川国际资本在经营和投资策略方面,一向侧重于主力直接下场的短线投机和长线持股。注重于公对公的资产并购与重组。而不是像市面上的其他证券商那样,把主要客户群体定在广大的散户身上。

    这听上去简直是天方夜谭。

    “只是一个概念而已。他们凭什么这么肯定这个科技园一定会赚钱?”华尔街的操盘手们都不太懂。但是陶堰和霍百川过于信誓旦旦的态度,以及过往赫赫的功绩让他们不得不相信。

    “DK证券的专业毋庸置疑。”霍百川笑眯眯说道:“我们当然相信你们不会让我们失望。事实上,这次合作只是一个开始。不出意料的话,未来数年,我们都将是彼此最为亲密信任的合作伙伴。”

    “真是太残忍了。”一个棕色头发的操盘手长叹一口气。很小声的跟坐在旁边的同事抱怨道:“那两个东方人简直是变态。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在这种情况下,还能面不改色讨论工作的。”

    第58章

    “当然。”大boss说着,示意侍者送来香槟,举杯示意:“为合作干杯。”

    听到这一点,即便是坐在周围的同行们也都忍不住啧啧称奇。当企业面临资金短缺或者需要扩大规模时,向资本寻求融资的情况很常见。不过通常的情况都是双方貌合神离,为了利益才不得不走到一起。就跟那些商业联姻似的,随时都准备好了背叛或者撕毁合作。

    堰川科技园想要在M股, 港股和A股同时上市。为了确保上市首日科技园的股票不会乏人问津,落入无成交量的尴尬境地,陶堰和霍百川必须事先找好证券商帮忙造势。让更多交易员在股票上市后的第一时间向客户推荐。为了调动证券商的积极性, 陶堰不惜血本,在让利方面提高了两个百分点。这也是合作达成后,DK证券如此兴奋的重要原因。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事情进展的像陶堰计划的那样顺利, 那么DK证券单是在堰川科技园这一个项目上, 就能赚到几个亿M金的利润。更不要说双方接下来还会有更紧密的合作。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