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2(2/4)

    -------------------------------------

    不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叶泠深信,只要投入的人力与财力足够多,技术是肯定能突破的。

    叶泠家里是最先实现电器现代化的那一批家庭,黑白电视才买了不到两年,彩色电视就出来了。

    就拿古生物研究来说,就算万物生集团再有钱,叶泠也不会烧钱去资助古生物的研究,因为太难看到回报了,与古生物研究类似的还有考古研究,可国-家有钱也必须烧钱来保证这一项研究的持续进行,起码不能让研究断代,不能让研究人员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早在全世界都炮火连天的时候,丑国就扎根于这方面搞研究了,春回公司拿下资王堂海外渠道时,琉球国的松式会社就开始布局半导体产业链了,欧洲的嘚国等也早就开始了半导体布局的步伐……若真要算起来,花国的布局已经晚了其它国-家好多步。

    这是最最最烧钱的项目。

    一堆研究人员聚在一块儿发自肺腑地给叶泠吹彩虹屁,可惜叶泠是听不到的,就算听到了,也不会给他们加奖金。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高速列车项目自从设计开始,就是奔着国际一流水平去的,一大群人苦心孤诣、勠力同心,总算将最核心的问题解决了,可还有诸多不那么核心但依旧十分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这就不是叶泠要参与的研究了,冬藏公司负责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进去,研究工作还是由高校的那些专家学者带着研究生们一起搞。

    叶泠最近还在忙着同西南交通大学、沪上交通学院联合研发高速列车的项目验收,很多技术都是叶泠从‘飞剑’中学到的,她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一些,总是悄悄发育,然后惊艳所有的合作人员,久而久之,西南交通大学与沪上交通学院的人也就见怪不怪了。

    西南交通大学的那群人甚至还编了一句话出来——聪明人总是聪明得千篇一律,笨蛋总是笨得千奇百怪。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长年累月的打仗把国-家折腾得千疮百孔,单单是重整山河就需要不短的时间,更别提老百姓也需要休养生息。

    炒房界的女版巴菲特杜玉梅同志在薅尽首都的羊毛后,因为深感于自己的眼界不够开阔,不知道其它城市的行情,索性金盆洗手,每天在家含饴弄孙。她与亲家李桂仙一合计,二人去夏刚开的超市里把各式各样的毛线都买了好几斤,打算发挥一下余热——给全家人都织毛衣穿。

    自打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已经富裕了起来,万物生集团在不计投入地往冬藏公司烧钱,国-家也在持续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

    叶泠平时不怎么看电视,她有时间还是看书居多,可两个小崽子爱看电视,因为别人家的电视带颜色还闹腾了两天,反正家里也不差那么一份买电视机的钱,夏骏回头就开车拉了一台彩色电视机回来,把信号天线架好,虽然能收到的频道没几个,可鲜艳绚丽的画面还是让两个小崽子兴奋了好久。

    国-家一旦发力,那投入就是千亿万亿的级别,万物生集团的大手笔在国-家面前也只算是有点规模的小打小闹,而且万物生集团不可能给全国所有有能力的研究人员都提供经费,万物生集团的科研经费投入还是看收益与回报的,可国-家政策的制定会兼顾到方方面面,几乎所有领域都能享受到春风与春雨的滋润。

    东山省的那个小伙子说话一如既往的葱味,“哎,每多听叶老师讲点儿东西,俺就越佩服叶老师,她懂得实在太多了。俺以为已经把《发酵法》给学明白了,可是同叶老师讨论发酵的问题时,俺才知道,俺只是学会了个皮毛。”

    另外一边,叶泠基于‘玄光镜’而提出的高级无线电传播技术,高级电子技术、信息加密传播技术,图像文字转化信息技术等,在国内也已经铺开,从二极管到半导体,从硬件研发到软件架构,一条完整的研发产业链在冬藏公司内部搭建了起来。

    国际上没有示范安利,那就自己搞!没有可以摸着过河的石头,那就自己做那石头,自己造石桥,总要把河给淌过去的。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