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2/2)
那日与今夜一样冻人,不同的是少年被扰乱的、自以为坚如磐石的心。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始终保持着理性的距离,是他一以贯之的态度。
孟闻缇的字小巧秀气,行文也不如文书刻板,让他产生一种错觉,一种他与她一同置身温婉多情的青州一般的错觉。
这一年,孟闻缇十七岁,季眠十五岁。
他知不可锋芒毕露,但在射场之上,却还是忍不住在她面前一展身手。
本文双向奔赴,放心食用!祝看文愉快!
第31章 我只是想帮你,仅此而已
少女抱着他褪去的外袍不肯还与他,隔日亲手送来时笑容明媚动人,叫他无法直视。
他低头接过干净的衣裳,恭敬送走少女,回屋整理时在白色的衣袍里发现瓣瓣新鲜娇艳的扶桑花瓣。
长公主也没有看走眼,景昭侯的确是值得托付终身的好夫君。
她的身上还残留白雪,她抬起头望向亭外说:“这雪下得可真是太久了,我从未见过大瑜哪一年的雪下得这样凶这样久。”
当真么?
与此同时,太后染病,安王不便入宫,景昭侯又不在京城,偌大的景昭侯府需得长公主操持,加之府中还有个方出生的孩子,无暇抽身,故孟闻缇代长公主进宫侍疾。
他自小耳濡目染,感佩父亲的精忠为国,也愿如她所言做个良臣。
作者有话要说:
孟闻缇扁扁嘴,很是不赞同:“外祖母何故这样说我,母亲与父亲,难不成就不是外祖母做的主?母亲仰仗的就不是外祖母的宠爱了么?”
先皇最初并不看好这桩婚事,认为厮杀沙场的少年尚且年少轻狂不知事,不会疼惜他的天之骄女,还是皇后的太后力排众议,让自己的掌上明珠风光大嫁。
沉稳的少年,不知何时也渴望被仰慕的感觉。
孟闻缇放下手中的药碗,从侍女掌中托过蜜饯碟子递给太后:“外祖母着急做什么?母亲说等我有了意中人再做打算。”
--------------------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待太后缓过神来,从她递来的碟子中随意拣了一颗果子含在嘴中,去去方才药汁的苦味,又接着道:“哀家像你这么大时,早已嫁给先帝,那个时候,哪里由得了我喜不喜欢?”
他总是提笔落寥寥几字,妄图掩盖自己最真实的想法,直至景昭侯一家彻底返回京城。
当日他们在亭中望飞雪,他怀中抱着的是大瑜年幼的小郡主,她的阿妹。他小心翼翼,视若珍宝,心里想的却是眼前人幼时是否也如怀中的婴孩一样娇小柔弱。
季眠第一次知道,原来再寒凉坚硬的玉石,也会有出现裂痕的那一天。
闲暇之时,太后也会靠在软枕上同孟闻缇闲话:“你如今也不小了,怎么你母亲还不急着张罗你的婚事?”
他以为回京后的孟闻缇不再会像以前那样,为了某种目的一而再再而三地同他有过多的交集,可恰恰相反,她同以前并没有什么区别。
墨香与花香交织,在他指尖缠绕。
美丽尊贵的郡主,当真有情有意?
季眠阖上双眼,不愿再去想。
这一章节主要从男主的视角回忆与女主的过往,也可以让看文的友友能够明白男主的心意吧!(不是女主单恋不是单恋!)而且也大概对前面几十章一些地方进行梳理,希望能够帮助友友理解前面的剧情。
十数年前,凯旋的少年将军进宫述职偶遇了娇贵的长公主,一眼万年定情终生。
孟闻练说,阿姐总是看着扶桑花灯出神。
同年六月,杜曜云入朝为卿,季眠与孟闻练编入羽林,懿宗派景昭侯驻军北城,欲一举夺回被割让的城地,久不领兵的景昭侯反常地答应懿宗请求,领命前往北城。
他不敢看她,只好垂下眸子:“瑞雪兆丰年。郡主,大瑜新的一年就要开始了。”
可不一样的是他,他少了提防,多了克制。
瑞雪兆丰年,大瑜迎新帝。其实他与她都明白,懿宗或许比安王更适合留在那个王座上。
科考部分不完全借鉴真实历史上的科考规则,剧情需要不要考究哦~(移步百度百科可以了解历史的科举制度。)
太后染病月余,经过御医的悉心调养,尽管精神好了许多,可身体到底没有完全痊愈。
“你就仗着她疼你吧。”太后横了她一眼,轻轻咳了几声,孟闻缇赶紧起身柔缓地拍拍太后的后背。
崇元七十五年五月,京城放榜,杜曜云一甲第一,季眠堪获二甲之位,而孟闻练虽是三甲险中,但好歹是过了。
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传成一段佳话。
(悄咪咪在这章表白弟弟,神助攻让男主知道女主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