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2/2)
第44章 番外(一)妻与子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他皱了皱眉,问道:“你习过书吗?”
暑假后一个月被抓去学车了,作者比较笨,现在也才考完科二,所幸过了,拖了这么久的正文终于告一段落,感谢各位宝贝的不离不弃。
崇元七十九年,大瑜与西覃签订契约,以百年和平换回衡州山。
他瞧她握着毫笔的手上沾了墨痕,顺势往她桌上的白纸上扫去,她描摹的字虽端正,细看却毫无章法可言。
ps:圣旨那一段借用百度百科!
孟闻缇在闺中待嫁,望着窗外的飘雪,望向苑外的高墙,想起了二人的初次见面。
怀和陪在她身侧,不免惊叫道:“阿姐你瞧,那红莓藤怎生在这样的冬日还长得这样好?”
直至婚后某日,他偶然瞧见她偷偷从书房内捡起他不再需要的草纸,一笔一划地、认真而又吃力地临摹皱巴巴的宣纸上的小字。
他挑灯夜读,她默默陪着他;他粗茶淡饭,她默默陪着他;他官场失意,她默默陪着他……
作者有话要说:
另外,本文若是有后续,我想大概会写关于怀和与小殿下的故事(虽然我更喜欢元仕殷和怀柔县主的设定),绝对的小甜文!
孟闻缇和季眠的故事已经结束,接下来的番外会慢慢填补文中的一些坑,敬请期待。
他十八岁那一年,父母做主,为他定下一门亲事。
这只墙角的小红莓啊,终于引来了她的小郎君。
时年冬,景昭侯府和季府为了迎接二人的婚事,在城外摆上粥棚施粥数十日,百姓皆因此桩大好事赞颂天子的圣明,景昭侯与季太史的慷慨大义——大瑜自此迎来真正和平的第一年。
她温柔乖巧,贤良淑德,她眼里盛不下那么宽广的天地,不过一个他罢了。
“毕竟,我说过的,你需要做的,只是等等我。”
他这才发现,哪怕他们二人成婚数月,她也只敢怯怯地唤他一声“郎君”而非“夫君”。
另一头,是另一番天地,那片天地住着她心心念念的少年郎。
她点了点头,随即又摇摇头,咬着唇尴尬笑道:“家中长兄上学时,我曾偷偷躲在窗户外听先生讲学,字倒是认识一些,却不比郎君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正文完)
他的父亲是读书人,他也本该是个老老实实的读书人,顶出天若是能中举当个县令已是极大的幸事。
他想过无数次,若能高中,重振家族荣光,又有何不可?
--------------------
他心中一动,问她何故,她不意他突然出现,向来娴静寡言的她脸上飞上红霞,支支吾吾:“妾瞧郎君的字好看,忍不住便想临摹一番……”
而他也第一次发现,眼前的娇小女子,虽不如他想象中那般学识过人,却有旁人都不及的好。
美貌并不是一位女子的全部,他只希望能够有一位知心人常伴左右,而非一个绣花枕头。
若换作从前,他或许会抱怨,为何他的妻不能如他所愿是位知书达理的女子,可每每夜半十分,他侧目望见单手支颐的她,心中却是从未有过的满足。
孟闻缇顺势望去,果真瞧见藤苗慢慢攀延至墙的另一头。
更何况,女子家世远不及他,他本就瞧不上自恃美貌而胸无点墨的蠢笨小民。
他是豫陵绅宦之后,祖上曾有先人在朝为官,只可惜不敌朝堂上的暗枪冷箭,风光一时之后家道中落,又回到了小小豫陵度安生日子,到他这一辈时,再也不见祖上为官时的荣华。
这是她压在心底的隐隐自卑。
她吓得不敢动弹,乖乖缩在他的怀中任他摆布。
他叹一口气,伸手去握她的柔荑,把着她的手教她写字。
飞黄腾达之路远比他想象中艰难,若想高人一等,只有才干远远不够。他不比他人圆滑,刚正不阿反倒成了一块搬也搬不动的绊脚石,叫他屡屡吃瘪。
她不过一介无甚见识的妇人家,做不了他的解语花,只能用这种笨拙的方式排解他心中的苦闷。待他倒完苦水,她便亲手为他熬制醒神的热汤,然后伏在案边陪他办公,不肯睡去。
少年志气高远,自心底便认定了自己定是那天上展翅的鸿鹄。
他娶回来的女子是个极貌美的佳人,可最开始,他并不欢喜。
她温婉得像一弯清泉,叫他领悟到了什么叫细水长流。
他也偶尔向她抱怨,她总是睁大眼睛安静地看着他,不言不语。
另外新坑《燕归待君来》,希望大家可以支持!
只可惜,他生来就不是个安于现状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