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5(2/2)
可惜皇上虽平易近人,很能察纳雅言。唯独不喜谁对他私事置喙,提起来不是大发雷霆把人骂到狗血临头。就是觉得对方太闲,一堆的杂事派过去。
从立后之日起便绝迹于后宫。
前有多尔衮不顾禁令强娶豪格福晋,后有顺治接弟媳妇入宫。
那特特加重的佞臣二字,那其后隐藏的意思。每每吓得谏言之人噩梦不止,再不敢多说一字半句。
咳咳!
“再选秀?不可不可!”
印象可老深刻了。
再由他自己结合大清如今的国情筛选、过滤,择其善者而从之。
就这样,顺治每日里兢兢业业上朝,各种大刀阔斧,锐意改革。根除一切想得到、看得到的弊政。
“虽汗阿玛天聪五年就明令禁止收继婚,但毕竟传统了那么多年 ,以至于……”
其余时候,就一日不离地宿在位育宫。
也就他们万岁爷!
为让自家的女儿、侄女、甥女等受宠或者入宫,这些人也是百折不挠。在顺治这里碰足了钉子后,又使唤人家中女眷探太后的口风。
娜仁点头,满满我懂我懂的小表情差点气得顺治爆肝。可……
*******************************
事情到底是他做下的,狡辩是狡辩不了的。更不能恼羞成怒,为面子故,将小皇后推得更远。那就只好懊恼,忏悔,保证一条龙。
闲暇时陪皇后一起往慈宁宫请安,召福全、玄烨兄弟俩跟两个小公主过来嘘寒问暖。
这怎么能不让臣子们夙夜忧叹,想着规劝一二呢?
不善的跟那虽然好,但现在国力、国情还不允许的?
那番话之肉麻,让娜仁至今想起来仍扑簌扑簌掉鸡皮疙瘩。
按说帝后和谐,国之大幸也!当臣子的该颔首称庆,可……皇后独宠两年余未曾开怀,皇上膝下只两位小阿哥啊!
“经得多了,才知道红颜枯骨,再好看的皮囊也禁不住岁月侵蚀。唯有才华、人品等,才能历久弥新,不败岁月。身边有皇后这般才华横溢,人品贵重的女子,朕又怎舍得委屈自己而就那些个庸脂俗粉?”
民风比较开放,也是可以理解的。
跟皇后形影不离,俨然寻常,哦不!比寻常夫妻都亲近多了。毕竟除了实在穷到养不起的,哪个爷们儿还没有个小妾偏房呢?
“说好的三年一大选,又怎可随意破例?此事容后再议,爱卿不必再说。朕不想当那沉迷酒色的昏君,不愿身边尽是些巧言令色的佞臣……”
娜仁被他这个说法惊呆,继而忙不迭为小玄烨跟他后头的雍正点了一排蜡。
生怕帝王一怒,自己就有了去衣褫职的命运。
当然要么摒弃,要么择优记录,以待来日。
有了这个前例在,再被顺治情真意切地一顿劝。娜仁自然而然地就放开了许多。每每将自己所知道的,正史野史甚至某呼上的帖子都说与顺治听。
等条件合适了再拿出来,若终他这一生条件都不适合?就学习愚公移山,来个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毕竟上行下效。
到底后宫说来是天子家事,但皇嗣问题关系到江山传承啊!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啥不给乾隆跟他以后的也点点?
不惜搭上帝王尊严,也得让小皇后相信自己真回头是岸了呗!
娜仁不喜欢内大猪蹄子,更不喜欢他晚年挥霍无度,跟他后面那些个不管有没有心都无力救国的。没掉马甲前,她还心心念念着。
现在跟顺治坦诚了,更组团搞事儿啊!所以很大概率上,乾隆跟他那些个直系后代们就不用肖想这把龙椅了。
以至于还有很多人置若罔闻
连皇后月事都毫不避讳,日日厮守着。
虽然太后处处夸奖皇后,皇后也每每为太后下厨洗手做羹汤。看着婆媳相得,仿佛世间典范的样子。可……
自古婆媳是冤家!
当然比起这些,最怕帝王邪魅一笑:“朕倒也不是非为皇后守节,不近其余女色。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