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3(3/3)

    与己无关,众武官抬头看看站在最前列的祁太尉,见他脊背挺直不为所动,于是也一个个淡定下来。可就苦了对面那仅剩的几个文臣,他们或许消息不通,也或许是特地被派来打探消息的,见皇帝如此任性妄为,心中直呼荒唐的同时,还是忍不住冷汗直流。

    没有文臣们的嘴仗,这场朝会很快就结束了,消息也传到了世家们耳中。

    彼时世家官员正齐聚一堂,喝茶谈天肆意极了,丝毫不担心皇帝发怒。待到朝会上的消息传回来,大多数人听了也不为所动,反而觉得皇帝可笑。

    有人直接嗤之以鼻:“政令这种东西,陛下爱下多少就下多少。没人去听,没人去做,也不过一张废纸罢了。我倒要看看,没有我们这些臣子听命,陛下的政令能不能传出皇宫?!”

    这话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附和,世家数代积累也正在于此——皇帝固然高高在上,可他只管下令,做事的却还是下面这些官员。他们罢工可不只是朝会上少了些人那么简单,而是长安所有的衙门都会停摆,到时政令不达,事务堆积,着急的也只会是皇帝自己。

    就凭着这份共同进退的“团结”,世家屹立数百年,一个个想向世家下手的英主最后都不得不选择了妥协。他们相信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然而他们忽略了一点,今上并不是个会按常理出牌的人。

    **********************************************************************

    闻斐回长安,名义上是回来养伤的,但从她决定呈上那封奏疏后,便注定她无法再独善其身。因此在皇帝决定动手之后,她自然也就得出来发光发热了。

    堂堂武威侯,一品大将军,闻斐干起了传旨官的活。

    前脚皇帝在朝中下了一系列政令,世家们躲在背后看好戏,后脚闻斐便拿着圣旨带着羽林,出现在了相应的衙署——这些衙署的主官都是世家出身,此时全借病告假在家,但这不代表衙署里就没人了。至少下层的小官小吏们没这个胆子,敢借机不来上值。

    闻斐带着人,头一个去的就是大司农寺。大司农掌钱谷,与后世的户部职能差不多,皇帝要丈量土地,要登记人口,甚至耗费钱财在州府建设书楼,都少不得大司农相助。

    这样要紧的官职,自然是由皇帝信任之人担任。否则早些年战事频繁,若有人从中作梗,只怕军队都会断了粮饷。不过信任归信任,皇帝这些年选才的范围有限,左右都是世家出身。至多是在他的有意控制之下,选些小士族出身的良才,与朝中那些大世家的牵扯或许少些。

    可以说满殿重臣,祁太尉一家是出身最低的,也是如今皇帝最能倚重的。到如今这种时候,能义无反顾站在皇帝身后的,也只有一个祁家!

    大司农算是皇帝一手扶持起来的,可他也是世家出身。今日之前他对皇帝可以称得上忠心耿耿,做大司农也绝对能说一句恪尽职守,但今日他也不曾出现在朝堂之上。

    闻斐不去考虑皇帝今后会如何看待这位老臣,她领着羽林来到衙署,没见到对方也毫不在意。当下只等官吏齐聚,便展开圣旨便宣读起来——丈量土地、统计人口,分拨钱款建立书楼,皇帝一样也没漏。雷厉风行的做派,分明就是在与世家打擂台。

    皇帝一步不让,可圣旨宣读完,大司农并不在场,其下属官面面相觑之余,也并不敢接这份圣旨。片刻后太仓令上前两步,犹犹豫豫对闻斐道:“大将军有所不知,今日大司农告病在家,衙署中无人主事。这等大事,我等恐怕难以做主……”

    闻斐一手举着圣旨,一手搭在腰间佩剑上,闻言不等他说完便抬手打断道:“本将知道,但大司农寺难道就只有大司农一人做事,你等都是吃闲饭的吗?!”

    太仓令闻言噎了一下,忙否认:“自然不是,只是……”

    闻斐不等他说完,又将话打断,直接将手中的圣旨塞进了对方怀中:“陛下圣旨在此,本将只问你,你是想抗旨不遵吗?还是说你想大司农病好之后,回来帮你做事?!”

    她说话犀利,又不听人言,太仓令为难得眉头都要夹死苍蝇了,也有些后悔贸然出头。

    然而太仓令这边还没来得及第三次开口,那边与他关系不错的都内令就先忍不住了,跟着上前两步说道:“大将军何必咄咄逼人?即便如今大司农告病不在,可我衙署之内的事,也还轮不到大将军来做主。”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