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3(2/2)

    康平帝一直知道自己这个叔叔难缠,当年若不是他占了父皇是太子,自己又从小在先皇身边长大,真明火执仗争抢帝位,以他的道行是绝对抢不过他这个叔叔的。

    而北晋的使节团也离开了应天,不过因为后续还有很多相关事宜要从中协调,所以他们也不是全走了,而是留了几个人。

    不服气也不行,而挨打了就要服输就要吸取教训,他目前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自己比开元帝年轻,比他能耗得起。

    且不说他会不会做这么蠢的事,若是真做了恐怕又要掉进开元帝的坑里。

    顾玉汝往热闹的花厅里瞧一眼,笑道:“也许别人有自己的想法呢。”

    这其中就有齐永宁。

    “那是为何?”

    他们态度十分和善,想互市的态度十分诚恳,不是太刁难的条件,都同意的十分爽快,有些刁难的他们也会提出异议,能商议修改就商议修改,不能商议修改他们就回去磋商,很快就能给出结果或是答复。

    至此,顾玉汝似乎又明白了,为何潘皇后会一直无宠也无子,唯一的儿子还是抱养别的嫔妃生下的孩子,为何僖皇贵妃会那么得宠,还生下那么多孩子,儿子又被立了太子。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商谈互市比想象中更为顺利。

    同样,薄春山也是接待使团里最不务正业的那个,想法一概没有,吃吃喝喝倒是还行。接待团里其他几位大臣见此,倒也懒得管他,反正他不随便插嘴捣乱就行。

    “什么想法?”廖夫人往近凑了凑,低声道, “怎么, 他们还想哪天也投靠北晋不成?”

    总之谈到最后,双方颇有几分亲热的架势,这大抵是史上以来最为和谐融洽的和谈。

    还有康平帝为何会那么多掣肘?结发妻子都不是跟自己一个阵营,应天这些勋贵世家高官皇亲们,有些经营的何止一代两代,动辄百年往上,有些家族传承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个朝代,他们各有各的利益,同时这些利益又因各种关系相互交织,组成了一张巨网。

    至此,当初安阳侯府为何会留李雅清,似乎也不难猜想,如今由于局势发生转变,南晋和北晋不再是敌对态度,而是友好关系,李雅清也不再是不能见人了。

    他也和齐永宁照面了,齐永宁就是那位不起眼的副使。

    过程其实也是在康平帝的眼皮子底下进行的,所以他对整个过程再清楚不过,也不好多说什么。

    说什么?

    唯一的意外就是南晋出了个薄春山,不然现在会是北晋作壁上观,说不定还想在南晋身上打打主意,而不是被逼得放下身段来找南晋和谈。

    等菊花都谢了,应该就没花可赏了吧?不过到时候可能又会办什么赏雪宴, 踏雪宴,品茗宴, 赏梅宴,说白了干什么都是次要, 人才是主角。

    所谓商谈,就是个互相提要求、谋取利益的过程。

    这已经是顾玉汝这个月参加的第三场赏花宴,而且每次赏的都是菊。

    今儿主角自然不是顾玉汝,她也乐得清闲, 借口去净房就没再进那花厅了, 而是和廖夫人在外面找个人少的地处站着说话。

    每到入秋之际, 各家的花宴似乎格外多,似乎都想赶着冬季来临之前,把该赏的花都赏了, 也免得等到了冬天就没办法再办赏花宴。

    顾玉汝猜这可能也不全然是安阳侯府一家的意思,朝中有人不想和北晋打, 而且这些人还不在少数, 表面上他们不能做得太明显, 所以就借着安阳侯府来表明态度。像之前出身安国公的潘皇后, 不也挑头召见了李雅清,这就是个信号,才会有安阳侯府后续大张旗鼓带着李雅清出入各家。

    “你说这安阳侯府到底怎么想的?难道就真为了一个嫡次女, 就不顾家族多年基业?你说现在南晋和北晋的关系是不错, 可形势在这儿, 若是哪天关系又不好了, 他们这么大张旗鼓, 就不怕日后被清算?”

    前朝和后宫从来相辅相成,都是有原因的。

    说他不满,想挑刺,想干仗?

    这期间由于她是副使齐永宁的妻子,还受到了潘皇后的召见,这让李雅清在应天官夫人圈里的风头一时竟盖过了顾玉汝。

    本来南晋觉得自己提出的要求,恐怕北晋不会那么容易同意,即使同意还有得是嘴仗要打,谁知北晋出乎意料的爽快。

    就是心知肚明,哪怕枭雄如他,若想拆掉这张巨网,独揽朝权,所费的力气可能比得到的更多,所以与打倒再重建相比,不如直接另辟蹊径,反而可能会走得更顺遂些。

    所以康平帝的心情不好,也就只持续了三天不到,很多人根本没发现,就恢复如常了。

    开元帝为何弃南晋,宁愿自己建朝?

    第168章

    “那倒也不至于。”

    ……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