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4(3/3)

    “爸说,他现在比桃李面包的创始人吴志刚创业的那年还要年轻了好几岁,还很年轻,正是当打之年。而且他还比吴志刚要有经验,也比吴志刚有本钱。如果桃李面包的创始人当年也想着退休以后就混混日子得了,现在也不会有那么大的一家公司了。”

    单明明听完了这些,而后问她的傻弟弟:“那你知道这个人在退休之前,做的是什么工作吗?”

    弟弟原本就只是从父亲那里听来了这个故事。觉得这真的是一个特别励志,也特别能鼓舞人心的故事。

    而现在,姐姐一问他事件的细节,就立马把弟弟给问倒了。

    单明明因而便告诉弟弟:“吴志刚是辽宁丹东人,在家乡当了几十年的老师。退休后,他创立了桃李面包,寓意是桃李满天下。他那一辈子,积累了很久,等到他退休创业的时候,也就用到了这些积累。”

    单明明接着说道:“他在丹东这么一个地方勤勤恳恳地当了那么多年的老师,怎么也能算是‘桃李满丹东’了。但你觉得,爸现在是什么情况?”

    姐姐这样一问,弟弟就回过味儿来了。

    他爸现在虽然比桃李面包的创始人创业时的年纪还要小了那么几岁,手上的钱也有很多,可其实……他们的情况真的很不一样。

    单明明又道:“他已经花光了妈妈对他的爱,甚至是容忍。他也失去了他那些兄弟和老部下的信任。就连他过去的那些生意伙伴都知道他是被所有人一起踢出局的。”

    [被所有人给一起踢出局]——这条信息可真是厉害极了。

    他的老婆逼着他在所有人的见证下签了离婚协议书。

    他的女儿和儿子都站在了和他对立的位置。

    他的兄弟们则都在那次事件中跟着他的女儿。

    ——试问又有谁会对这样的人交付金钱与信任呢?

    更何况,这个男人还自大惯了,也自说自话惯了,连外头的世界现在到底是怎么回事都不明白。对于这样的人来说,维系现在已有的那些关系都已经很难了,又遑论去开拓新的关系与人脉网络呢?

    单明明抬起手,勾住弟弟的肩膀,说:“烨明,他有过积累,有过很深的积累。可他一点也没把那些当回事,也早就把他的那些积累给挥霍光了。但是没关系。反正,他还有不少钱。他可以继续挥霍那些钱。哪怕他创业失败了,也还能再找个项目,再创业。”

    说起这些,单明明就乐了,她说:“初创团队中的大部分一般会在一年内就创业失败,爸怎么也算是老油条了,我们就算他两年失败一次好了。他在70岁之前,还能来个好几次呢。那之后,他手上如果还有余钱,还能去养老院里继续造。”

    过去,她老是会把家里的公司和钱放在心上。哪怕她心里明白,那些都不是她的,可公司每次出现其实完全可以避免的亏空,她都会觉得心里头很难过。

    可现在,爸妈的财产都已经分割完全了。

    单总现在手里拿着的,就是完全属于他自己的了。他打算怎么造作,怎么烧钱,这些单明明都不在意了。

    她甚至还特别理解妈妈先前所说的了——不是自己的钱,哪怕全都烧光了,她也不心疼。

    她现在,就对单总正在进行的“烧钱大业”一点也不心疼。相反,她还有点幸灾乐祸。

    作为一个了解弟弟的姐姐,单明明已经从弟弟烨明的表现中推测出来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