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3/3)

    如今大行其道的,是康熙二年,孙廷铨召山西人进京,得的坩埚炼铁之法。

    是的,坩埚炼铁!

    中土独有的冶炼方法,一度领先世界。而她所要做的,也是改进它,将它从低矮的方炉变成更高些、更耐火些的坩埚炼钢。改进它受热不均匀,易出高碳钢、硫含量也容易过高等缺点。

    于是,等弘昼兴致勃勃地跟她讲起这坩埚炼铁的好处时。

    她就微微皱了眉:“产量高是好事儿,可也不能忽略质量啊!前头爷拿回去那些个兵器,就是此法所得吧?脆,太脆了!平时耍耍也就

    罢了,拿到战场上不是对将士不负责么?”

    弘昼:……

    “这,倒也不算脆,毕竟放眼天下,也没……没几个福晋这般神力的!此法所得,倒也能满足一般所需。”

    他这么一说,海拉逊跟在场工匠们都下意识点头。

    唯独田文镜问了句:“福晋这么说,可是有所发现?”

    看吧!

    这就是名臣跟普通人的区别!怪道人家就能以一界监生坐起,一步步在满臣主导的清廷走出条自己的路子来。被雍正倚为腹心,予以厚葬,且入了贤良祠。

    舒舒心中感叹,面上却只微微笑开:“让田大人见笑了,我啊,只是想起日前翻过的那些个杂书。其中有一本就详述历朝历代的冶炼技术,其中有篇为坩埚炼钢,也不知道是否从此法中脱胎而来。却详细对比了两种法子的优劣,咱们这个,明显不大行啊!”

    是的,书!

    大力可说天赋,练武进境快简直一日千里,厨艺与御厨也不遑多让,这都可以说天赋。那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突然间精通炼钢之法,能将大清的钢铁生产工艺推进一个台阶可就不是单单天赋二字能解释得了了。

    所以怎么办?

    当然将记忆中那些个知识写在纸上,夹在某本书中,当成自己的发现啊!不是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横竖弘昼这家伙为了装点门面,正经买了不少书。书房都快变成小型图书馆,那叫个包罗万象。连求嗣门都有,再从天工开物的书页里掉出几张关于冶炼的方子也很合情合理不是?

    田文镜哪儿知道她区区一个妇道人家,心里还能有这许多弯弯绕绕?

    只自己刚蒙皇上圣恩,荣升兵部尚书兼河南总督。还从正蓝旗抬到了正黄旗,让他区区汉臣名列许多满蒙大臣前面。如此浩荡皇恩,更让他摩拳擦掌地想要立下些个功劳以报了。

    能率先请奏实行耗羡归公、摊丁入亩的存在,就注定了不是个拘泥于成例的。

    所以听到舒舒这番话后,他就急切问道:“竟有此事?微臣不才,斗胆请福晋借那方子一观,若切实可行,便在造办处搭个

    坩埚试试。若果真能胜过现行的坩埚良多,微臣亲自入宫向皇上为您跟五阿哥请功!”

    舒舒正愁怎么促成这事,现成的梯子就来了。

    果断点头应允啊:“什么功劳不功劳的,本福晋也是大清一份子也受百姓供养颇多。若能为军事国防的出一份力,给百姓多几分安全保障心满意足,哪里还要其他?”

    “田大人略等,明日我们爷来上值时便给您带来!”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