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2/2)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毕竟丁田也算是“功臣后裔”,他的职位,连知府大人都给予了肯定,谁也不敢欺负他年少,就给他去了这个肥差。

    古代的师爷不能和现在的领导秘书等同。

    “慢慢捋顺就好了,大家都是刚搬回来。”丁田抿嘴一笑,进了衙门的大门。

    而同时,里面还设有申明亭,旌善亭,戒石亭等,一个是因为这样的地方,都是用来处理民事纠纷的,另一个则是为了震慑,毕竟监狱就在旁边……。

    古代的师爷又称幕友、幕宾、幕客等,是人们对于作幕之人的一种俗称。

    恐怕扇风几下,就得回去得风寒,喝苦药汤子……。

    “老爷前些日子还说,你是不是到了出孝的日子了?”果然,杜师爷非常高兴丁田的主动:“我就说,快了,丁田肯定快回衙门上差了,县狱那里,还是要你来管的,你不在,别人可不敢伸手管。”

    “是啊,总不能一直在家待着,让县太爷等着小的吧?”丁田话说的好听,恭维县太爷,准没错。

    级别高一点的官会有奏章师爷,也称为行文师爷,是写写画画刷笔杆子的那一类。

    一般有很多种师爷,钱粮师爷,刑名师爷等等。

    仪门右边为县狱,关押人犯正是在此,同时,也是丁田要上班的地方。

    师爷不是官,是官员私下聘用的僚属,俸禄也不由朝廷出,而由聘用他的主官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因而一旦退休,一般再无收入,也无退休工资。

    “来看看,如果县太爷允许的话,想着早点来上差。”丁田乐呵呵的跟人打招呼:“这么冷的天儿还站班啊?”

    “这不是丁田吗?”俩人赶紧过来:“你怎么来了?”

    进了县衙大门,丁田深吸一口气,这里一切都能看出新的痕迹,因为旧的衙门早就被拆的干净了。

    “这不是刚搬来吗?一些事情都是乱糟糟。”这俩衙役,一个叫程达,一个叫林七。

    而这个“八字墙”,正是八字衙门的由来。

    “呦?这不是丁田吗?”来人也看到了丁田。

    八字墙上多贴文布告。

    师爷没有级别,不是朝廷的正式编制人员,可是谁也不能小觑这个职业的存在

    牌坊以北为鼓楼,过了鼓楼,便是仪门,仪门左边设有土地庙。

    牌坊内又有医学、阴阳学、总铺。

    在电视上看到大堂上站在县太爷身边的就是刑名师爷。

    □作者闲话:这个名字起的怎么样?哈哈哈……杜康,杜师爷!

    留着两撇小胡子,穿着体面地长衫,颜色倒是素净,脚下一双千层底的棉鞋,只露出一个锻子面的鞋尖,雪白的鞋帮子非常显眼。

    偏偏他手里拿了个折扇……这就有点装逼了。

    “师爷好。”丁田一呲牙,乐呵呵的跟来人打招呼,虽然他有点装逼,但是丁田却不能无视他的存在。

    爷虽然是政府部门的佐治人员,但一般并无官衔职称,也不在政府体制之内。

    师爷啊!

    正在想事情的丁田,就看到迎面走来一个人,中年人。

    这个时节不说滴水成冰,可也春风透骨寒,你难道还会热的扇风?

    丁田慢吞吞的下了马车,站在门口的人恰好认识丁田。

    这就是自己以后上班的地方了,同时,也是这个时代,朝廷衙门的所在地。

    战火的痕迹在这里是看不到的,经过了三年的时间,重建起来的县城非常坚固,一切都是新的,好的,结实的。

    眼前的这位,就是本县县太爷的本家,杜康,杜子建,杜师爷。

    刚出了正月的北方还是很冷的,甚至前些天还下了一场小雪。

    “哎,你这是出孝,要来县衙上差了吧?”杜康别看有点装逼,但是能当上县太爷唯一的师爷,智慧肯定是不缺。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