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3(2/2)
在他看来,不算什么稀奇的东西。
丁田混在里头,丝毫不起眼。
是他的不是,早知道,就不这么卖弄小聪明了。
刑部衙门所在地,丁田目测了一下,大概是后世大会堂的所在地,因为六部很忙,加上什么大理寺啊,督查院的,这里的地方真心小不了,来往的马车、下人、小吏、官员一大堆。
“还有,将这些卷宗都贴上签子,安置到事先定好的档案架子上。架子也须贴好编号,如,某屋甲号档案架、某屋乙号档案架。最后誊录目录的时候,也得有个规矩……。”这个办法,其实丁田以前在大学校园里的图书馆里看到过。
唯一让他满意的一点,就是跟着个聪明人,总比跟着的庸才强,何况,丁田越聪明,他能发挥的地方,就越多。
提牢厅说是“厅”,其实就是个有着大仓库的小仓库,里头五十多个人在忙着,王大石麻利的带丁田找到了王得用。
不过他并不生气,因为他看得出来,丁田不是故意的,而且丁田这个想法很成熟,可能是他很早就想到了,只是他自己太心急了,着急卖弄才华,反而……落了下乘。
“田少,你要去的是提牢厅,正好,王得用在提牢厅当差。”王大石将丁田扶下马车,示意弟弟王二石跟上:“我们现在过去么?”
他这番卖弄,却没能成功,反而被人给比的啥也不是。
到了地方,他也是小官,因为丁田眼尖的看到了不少二三品的大员来去匆匆,还有骂人的,还有甩袖子的,更有个是将军吧?差点抽刀子的……人生百态算什么?这是百官常态啊。
刑部有十七清吏司,全国刑名案件题、咨到部,按省区分为十七个区域办理,这就是十七
刑部在古代,是掌全国的刑罚政令。
他的时间充足,有的是宽裕的时间,供他改革。
于霜降后审办京内案件,名为“朝审”。“秋审”、“朝审”均会同“九卿”(六部尚书及都察院左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为“九卿”),詹事、科、道(六科给事中及十五道监察御史)各官共同审理。
所以丁田来的很是时候,几乎每日都没什么事情,就连犯人们,都在混吃等死。
第二天,他就带着东西,到了刑部。
但古代人丁不旺,所以若是死刑案件,还须与大理寺、都察院共同审核。
虽然看似牵扯了很多地方,受到了掣肘,但这些案件的卷宗,均由刑部主稿。
但是在王奎看来,这位丁田大人,深藏不露啊。
这说明刑部受理全国刑事案件,主管刑罚及监狱等政令。
“王大人!”王大石倒是一见面就点头哈腰,但是王得用却没有势利眼。
丁田来赴任,已经是冬月了,此时最为清闲,第一个是人都有猫冬的习惯,不止是动物。
第三就是冬月了,马上腊月就是年底了,大家都等着过年呢,谁会往刑部去?更何况是刑部大牢了。
王得用是个中年男人,一脸的小精明样子,正在写着什么,一抬头看到王大石,顿时就站了起来:“你怎么才来?”
还有一种是特殊的,那就是凡涉及妇女旌表的案件须会同礼部同审,因为这牵连到一些贞洁牌坊,烈妇之类的“有名”的妇女们;而一些靠近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地方,有关少数民族的案件,会需要与理藩院审办。
在卷宗院出来,也到了下差的时间。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据《光绪会典》卷五十三载,其职掌是:“掌天下刑罚之政令,以赞上正万民。凡律例轻重之适,听断出入之孚,决宥缓速之宜,赃罚追贷之数,各司以达于部。尚书侍郎率其属以定议,大事上之,小事则行,以肃邦犯。”
何况被王爷看中的人,怎么可能一无是处呢?
今天看到王大石,这心里就有了底。
他是_兴的!
“过去,过去!”丁田手里头,可是掐着一大把清单,这是他需要的东西。
每年于八月间审办各省所报案件,名为“秋审”。
丁田回到家里洗漱过后用了餐,就开始在书房里写写画画,一直到半夜才去休息。
第二则是天冷路滑,很多人都不会在这个时候,还派人员来回办差,因为冬天更容易出事,不仅有拦路被抢劫的危险,还有冬日里饿极了的动物们,也会冒着风险袭击人类。
老早的时候,父亲就跟他说过了,可是他等了几天,也没见哪位过来,还以为自己没机会了。
丁田带着人回了家,跟金不换在门口分开,各回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