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2/2)
“是的,你说得不错。”
死者在伤后活得越久,伤口处相应的生活反应也会越明显,反之,若是人在彻底死亡以后再受到伤害,创口处则不会出现这些改变。
黄色的脂肪层暴露, 创面过分苍白,皮瓣好像软软的橡胶一样耷拉下来,如同上色拙劣的特效化妆道具。
确实,叶法医说得有理。
而且不止出血量的差异,生前与死后留下的伤口,也有明显的区别。
“我会安排妥当的。”
犯人下手的顺序,致命伤在哪里,受害人挣扎了多久,在人死后凶手又干了些什么……种种细节,都能通过每一个伤口的“生活反应”一一得到证实。
“而且这具尸体在冷库中冻了四年多,伤口跟新鲜遗体不一样也是很正常的……”
尤其是若是死者有实质性的脏器破裂伤, 那么在内出血极大的情况下, 皮肤会显得比普通遗体更加苍白,开放性的创口出血量也会减少。
人在受伤以后,伤口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
Mai表示赞同。
这时即便切开人的身体,血也不会再像活着时一般流出,大量的血液会就此停留在树枝末梢一般的微血管中,所以出血量会比人们以为的少得多。
有时候,濒死与死亡只在短短瞬息之间,界限并不那么容易分辨,生活反应的强弱差别也很难以肉眼区分。
这时,叶怀睿说道:
所以说, Mai不是因为嫌麻烦而不想认真对待这个案子, 而是考虑到其他可能性, 觉得应该更谨慎一些罢了。
“嗯,我知道了。”
“这个……”
它们能代替受害人向法医倾诉,告诉他们自己究竟是如何走向死亡的。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人还活着的时候,受伤了以后,身体就会出现各种自然而然的应对,称为“生活反应”。
“我怀疑,他被车子辗轧过时,可能已经死了。”
就如Mai法医所言, 若是死者遭受了很大的冲击,比如从很高的地方坠落, 或者被一辆疾行的火车撞得四分五裂等等,那人几乎会在瞬间死亡, 心脏停止有效泵血, 那些开放性的创口出血量也会远比同样大小和深度的伤口要少得多, 甚至有可能表现出近似无生活反应的样子。
解南腿上被轮胎辗轧开的伤口的确与常见的新鲜伤口不一样。
伤口断面的皮肤、血管等组织会收缩,血液会在凝血机制的复杂作用下开始凝结,炎症细胞会聚集并参与免疫反应……
而等人彻底死亡以后,生活反应则会完全消失。
在那些受害人被乱刀刺杀或是虐杀致死的案件里,“生活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线索。
叶怀睿点了点头,朝女法医笑了笑,“所以,还是得在镜下再看看。”
但人还活着时的伤口,与已死之人的伤口,却是有相当明显的差别的。只要法医仔细观察,应当不难察觉。
这些改变受死者受伤后的存活时间影响。
再者, 就如Mai所言, 长期冰冻再化冻后的尸体, 因为细胞内部的冰晶会破坏细胞结构, 使得解冻后大量的细胞内液从组织中渗出,也会带走一部分的血液成分, 可能导致遗体的伤口情况与被冰冻前不一样。
若是说肉眼观察的大体情况可能受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干扰的话,显微镜下的病理检查则能给出更多也更准确的线索。
濒死之人的伤口,这些生活反应会变得微弱。
做组织切片检查,镜下可见损伤部位有凝血块形成,血管周围水肿,各种炎症细胞浸润伤处等等。
她想了想, 又补充道:
第81章 16.发现-02
这是因为,一但人的心脏停止正常的收缩舒张,血液就会不再循环。
然而事实上,许多骇人听闻的死亡方式,不管是被人乱刀刺杀,还是被电锯分尸,甚至是被高速行驶的车子撞得四分五裂,这些情况下的真正现场,尸体的出血量往往比普通人预估的要少得多。
听了叶怀睿的想法, Mai和她的助手互相对视一眼,表情看起来都有些纠结。
Mai蹙起眉, “或许是因为解南伤得极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