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2/2)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作者有话要说:
“阿娘,您喜欢就好,夜里风冷,莫要在此处久留。”唐潆挽着太后的手,劝她道。
这般大的手笔,用脚趾头想想亦能推知何人所为。
她抱愧又心虚地垂下脑袋,太后凝视着她,眼底的疑虑在她浑然不知的情况下,愈加浓重。
脚下所处是平坦低缓的地势,不远处是上林苑中的长亭,一盏盏孔明灯在繁茂的梅林间缓缓升起,冷冽的朔风呼啸着,孔明灯上的灯火忽明忽暗,如凌霜傲梅般坚韧地攀至天上,交错编织作了星辰,照亮如墨的夜空。
太后轻轻点头,又伫立片刻,显出不舍的神情,才抬步向前。走了没几步,她却忽然被脚下之物绊住,险些跌倒,唐潆忙扶住她,关心道:“阿娘?”她回头,看见身后是块小石头,绕过去或跨过去即可,被它绊住的概率实在有些低。
青玉案 辛弃
若不放心,适才何以不说?
“我让你去,你便亲去。”她的声音前所未有的冷硬,带出不容置喙的强势来。
太后望着这意料之外的惊喜,她唇角的弧度越弯越深,她沉静如水的眼眸映满了是夜仅为她一人而彻亮如昼的夜空。孔明灯很美,唐潆只看了几眼,便惴惴不安地看向太后,见她笑了,自己才咧嘴傻笑,此时此刻的她,再非愿效尧舜的明君,却犹如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眼前之人,便是一笑倾国的褒姒。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望江南 李煜
唐潆抬眸看她,见她只是望着脚下的路,再无异色,便让步道:“好,我听您的话过去瞧瞧。”她走时,又吩咐忍冬好生照顾太后。
粗略数了一下,关于太后服毒的后遗症,前面差不多埋了九处伏笔吧,嗯,不意外吧?下次更新9月9。
唐潆犹豫着道:“阿娘,我使人回去便是。”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与此同时,唐潆感觉到太后紧紧地抓住了自己的手,这力道使得她略有些吃痛。但倏尔,她便松了力气,神色如故地道:“长庚,你楚王叔爷适才醉得厉害,宫人照顾他,我不甚放心,你替我回去瞧瞧。”
片刻后,忍冬见她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夜色中,她扶着太后,忧心忡忡地轻声问道:“殿下,您……”她的视线落于太后的眼眸,随后果决地向徐九九道,“传凤辇来!”
长亭上空已然透亮无比,形状各异的孔明灯仍旧接二连三地被唐潆安排好的宫人点燃升空。燃得快的,迅速便窜了上去,燃得慢的,晃晃悠悠地漫步到梅树的枝桠处,被肆意起舞的梅花花瓣掩映了,远远观望,犹如一盏盏被悬挂在树上的花灯一般。
“你很孝顺,日日如此。”太后的声音轻若一缕风,将唐潆心中诸般复杂的情绪一一吹散,留下长鞭似的内疚拷问着她愧为人知的心事。孝顺?阿娘竟说她孝顺,孝顺的人会对抚育自己的母亲生出……这样的心思吗?
“孔明灯——!”忍冬吃惊道,她向二人指了指前方的夜空。
两人同时抬头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