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1(2/3)

    而将基地入口从东篱本星搬到禁区内的,则是他之前的一位记录者。当时,“东篱”已经从一个国家的名字变为了一个星球的符号,且整个星球正陷入严重的气候危机,海平面在不断上升。他担心前人留下的入口和基地遭到破坏,于是将二者都进行了迁移,基地被他搬到了已经用人造虫洞连通的无人星球上,而入口,则改到了禁区内。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观众朋友说,是为了让‘故乡’听见。”火种缓缓道,“观众朋友说,通过联络器发出的信号,会以加密的形式,在宇宙里漂流。如果运气好的话,其中某一条,就能被‘故乡’捕捉到。”

    ……为了延续前人留下的线索模式,他之后又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设法将那片禁区与“南山”这个名字画上等号……

    从结果上来说,倒也不能算是不成功。

    不同的人名、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行文方式……

    不过他显然没预料到,就在他死后不久,东篱就顺利解决了气候问题,并利用“空间门”等技术,正式开启了“星际大融合”时代。

    苏凉久久地凝视着最后的文字,深深吐出口气,将手里的电子册放了下来。

    “……”

    有些人为了更好地研究,将一部分成果传递了出去,与外界的思维与科技碰撞。那个改变了整个星际格局的发明,人造空间门,正是因此而来。

    有能力的,就继续前人的研究,寻找回家的路;无法进行研究的,就看顾这里,小心翼翼地守护,将一点希望与火种,代代相传。

    “是的。”火种眨了眨像素眼,“如果有回复,火种能听见。”

    ——但不论相隔多久,不论所在的这个他乡世界是如何动荡变化、文明交替,他们的想法都是超乎寻常的统一。

    “火种。”她再次转向机器人,单膝跪在地上,“请再告诉我,你启动联络器,是为了什么?”

    “……这样。”苏凉看了眼一旁的操作面板,“但直到今天,都没有回复,是吗?”

    ……值得一提的是,从记述内容来看,这位记录者,也正是“言灵直播战”——或者说,是“言灵交流战”的重要推进者之一。

    【我为这个世界,搭出了一个文明交流的舞台。】他在日志中写道,【可谁都不知道,我最大的愿望,是有朝一日,来自我故乡的文明、文化,也能站到这个舞台上,骄傲地对告诉这个世界,我存在,且已到来。】

    双脚传来发麻的感觉,她这才意识到时间已经过去良久。她抬起头来,正对上林暖担忧的目光,跟着便轻轻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没事。

    ——之后那名记录者就不是东篱人。他来自其他的星球,为了“东篱”这个名字千里迢迢而来。在顺利通过前人的提示找到这个基地后,他深感这地方藏得还是不够安全,遂又加了一层隧道迷宫。

    这些记录者到来的间隔不定。有的在前任停笔的十几年后就能找来这里,有的则要相隔一百多年,他们来之前的时空也很混乱,有的在苏凉之前,有的在苏凉之后。

    在他的记录之后,这些日志,才算是真正结束。

    不仅如此,他还改动了基地的能源供应装置,升级了联络器与火种,使它们不用再依靠休眠来维持“寿命”。也是他,在临终前给火种布置了新的任务,让它定期用联络设备向外发送信息。

    最后一份记录,停留在近一百年前。正是这位记录者,动用自己的资源,在位于禁区的入口后面,又修上了一条长长的迷宫,用来筛选进入者。

    像是接力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在这些电子册上,一遍一遍地唤醒休眠的火种,一天又一天地在这里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