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3)

    但关键时,正经的身份要怎么来呢,这事,还是得问王狗儿。

    晚上回来,一家人聚到刘姥姥屋里,刘氏拿出剩下的二十四两银子,让刘姥姥锁好。还有三瓶在她眼里金贵无比的药丸,也锁了进去,让青儿和贾茁提醒姥姥每天服药。

    “好。”王狗儿真正做决定的时候,都是简洁短小,但却不容改变。

    加上稻种,这事就有些难办了,人人都识得是什么,如果长出来却和其他的不一样。界时再被有心人一挑拨,谁知道会传成什么样。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事,他又不是没有见识过。

    刘氏去看贾茁,毕竟银子是她拿回来的,贾茁赶紧摇头,“我都听姥姥的。”

    板儿连连点头,“娘每天纺织到半夜,儿子听了心里也不痛快。”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姥姥倒下几天,家里人人熬的双眼通红,刘氏更是眼底一片青灰之色。之前是没法子,现在日子能有缓和,就不想一家子再跟着苦捱。

    “让狗儿请雇工,咱们去买块田,明年,专门种玉米。”刘姥姥从来都不是死抠着银子不放的普通老太太,否则,当初家里的日子也不会在她的扶持下,越来越红火。

    “大夫说了,让您好生养着,家里不是还有我呢。”刘氏急了,就怕姥姥非要逞强。

    要买地,要养地,都需要时间,如果还要天天下地,根本顾不过来。王狗儿略想想,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样的选择。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您种下去就知道了,只是数量太少,怕是要精心些。”贾茁没法解释她知道这么多的事,只能含混的带过。

    “不同的稻种,怎么个不同法。”王狗儿一听来了兴趣,如果是和玉米和彩椒这样的与众不同,那可是天大的喜事。

    而且她这么小的年纪,再过个几年,模样长开了,就越发不怕了。

    王狗儿原本是想在自己家的地旁边找找看,能不能买上一二亩合适的,也能相互照应。如果单是玉米,还能说从远处来的品种,反正大家全都没有见过,他怎么说别人便怎么听。

    王狗儿一敲桌子,“娘说的对,还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行了,我也不是不识抬举的人,有福享还不会享啊。我是说,既然顾不过来,就干脆就纺织车还回去,等两个孩子大些了,再租回来也是一样。”

    “多谢王叔,对了,还有一件事。”贾茁想到了自己手里的稻种,因为数量少,她没有经验又没有田地,不敢经易的尝试。如果王家买了地,应该就能种一种吧。

    贾茁也没想到,会这么难,要办身份,需要原籍出具的路引,如果没有,就要发文去原籍查询。可是这两样,贾茁都沾不上,一时之间是没办法可想了。

    她的经验,都是基于后世现代化社会的基础之上取得的。大越朝是个什么样子,她并不了解,胡乱出主意并不明智,而且她也相信刘姥姥的经验。

    “那咱们就种种看。”贾茁并不知道,因为她的话,王狗儿买地的计划因此有了变化。

    第16章 开荒

    “我这算什么,哪里比得上你,又是外头又是家里,一个雇工没有,板儿又小,还不都是你。”刘氏哪里肯,只要踩着纺织车她便觉得踏实,多少能踩出些银子来花销。她还想再踩两个月,等秋收的时候,能请人给丈夫帮工呢。

    “家里再这样乱下去,可不成,要是再熬坏一个,可怎么办。”刘姥姥大约是心情好了,脸色看着红润了许多。

    刘家村的农田过去是水塘,水塘再过去有一处荒山,和小西山一样都是天然形成的丘陵,但因为离得太远,刘家村的人几乎不会过去。翻过山是一片沙地,是个大户人家买来种果树的,那边庄子上的人,轻易也不会翻山到刘家村来。

    大家都散了的时候,贾茁跟了出去,她想问问,自己的身份有没有办法可想。

    “这事之前我着人已经问过,这种年景想办也不好办。不像是遇着灾年,官府一般会有政策下来,流民当地安置,咱们花点银子就能加塞。”王狗儿回答的很有条理,一听就是认真打听过的。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