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3/3)
“所以说啊,令妹就跟疯了一样,天天把红果摆在这儿,也是想着如果有南来北往的客人上门,没准有人认识。结果摆了半个月,没人认识不说,还有好多人想拿东西换呢。”
君家自然是不会换的,九公子知道这是堵他的嘴呢,跟着笑道:“这是吉兆呢,你们刚搬来,就有人送来这么大一盆红果,看来是天意。天意难测,我看你们也别找了,安安心心养着就好。”
君家少爷眼晴一亮,这话说的在理,送走了九公子,便去回了君家夫人。又找来君家小姐,细细劝说,最终用天威难测的说法,熄了她再找的念头。
九公子虽然在君家这么说,但回去就跟姐夫和姐姐说了。
“这事,还真是奇怪极了。”九公子看着姐夫,揶揄他,“姐夫就没想着再延续一下青天的威风。”
“小九少胡说,君家这等人家的事,哪有那么简单。”县令夫人先开口了。
“这事也不稀奇,从秋天一直传到过年,好多人家都听说了。我看,这事也不难解释,估计是哪家犯了事的来求。然后来不及了,这事自然就没了下文。君家就是知道,也不会说给一个姑娘家听,任君小姐自个折腾呢。”
“这个论调倒也是个解释。”九公子听了姐姐说的,明着点了头,心里还是有点疑惑。
“不管怎么说,他们总是白得了一盆稀罕东西,也不亏。”县令姐夫打了圆场。他一点也不想沾这种权贵人家的事,别说青天的威风,再给他加顶帽子都不想戴。
“快,吃这个,听说你前几日去看果林,吃了人家乡下孩子的烤鸟雀。你也真是,多大个人了,想吃什么回来说一声,我还能不给你做吗?”县令夫人指着一盘炸麻雀,让他快吃。
家里炸的精细,爪子和头都剁了,还切成两块,抹上调料腌制再入锅小火炸香,一只只黄澄澄的,看着都有食欲。
九公子直接用手抓起一只就啃,香归香,总觉得差了一点什么。想了想,问道:“不该再撒点什么吗?”
“还撒什么,桌上有酱汁,你蘸着吃。”县令夫人把酱汁推到弟弟面前。
蘸上酱汁九公子一气吃了三只,赞不绝口,把县令夫人哄的合不拢嘴。
等撤了菜,他慢慢踱回自己屋里,却紧紧蹙住了眉头。还在想板儿撒的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原本平平无奇的烤肉,一下子变得喷香扑鼻,又香又辣。而且吃下去,胃里暖融融的,就象升了一团火。
富人过年有富人的过法,穷人也有穷人的过法,送礼送年货也是有的,就是办的简薄一点。刘姥姥和王家都没什么亲戚了,王家倒是有宗亲,远在天边,老早就断了来往。
但也要置办一点年礼,给村长,里长,还有村里交好的人家送一些过去走动走动。
王家也收了回礼,两包红糖,一匹花布是冷家回的礼,已经算是厚礼了。摸着花布,刘氏笑嘻嘻说要留给两个女孩,开了春做衣裳。
这个时候,又有人来敲门了。
打开门一看,一个从来没见过的扑妇,让人抬了年礼进来。一开口,竟是县令家的下人。
第23章 坦白
王家的人都在,一听这话,都有些傻了眼,他们家和县令哪里有什么交情。
还是刘姥姥知机,先请仆妇进堂屋坐,泡了茶水上来,又端了果盆子,里头是备好的花生和芝麻糖糕,拿来待客用的。
“敢问是什么风把妈妈吹到咱们家的,县令大人可是个好官,我虽是个乡下老太婆,也知道大人爱民如子的好名声。等大人高升的时候,老太婆第一个去给大人送万民伞。”
好话谁不爱听,仆妇听刘姥姥说的热闹,已经笑咧了嘴,“可就承您老吉言了。”说着便拿当天在山上吃了板儿的东西说事,只说夫人娘家公子不知世道艰难,竟吃了别人家的东西也不吱声。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