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2/3)
刘姥姥叹气,“你怎么不能做这个中人,说起来,除了我这个老婆子,王家根本不能算刘家村的人。当初我们落魄,瞧不起也就算了,这是人之常情,可想谋算我们家的地,就太缺德了。王家有三个孩子,当真就想断了我们的后路,让他们饿死吗?”
王狗儿看出他的心思,心想,你们愿意种就种吧,反正他知道县令夫人家的地今年已经开始试种了,第一茬收下来的玉米,比王家多的多。他们却没有卖鲜玉米,听说是准备留种,然后磨了玉米面送人用。。
这会儿知道求人家了,早把人留住,这会儿该多好说话。
他们这两亩地,也就是九公子看在玉米是他们种起来的份上,给的一个情面。到了下半年,价格肯定会更贱,他们也未必会收了。再去种的人,指望着发财是指望不上的,但种了也绝不会亏。
村长家的大儿媳妇是个能干的年轻妇人,先把王家从上到下都夸了一遍,夸的刘姥姥都合不拢嘴了,才开口表明来意。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东西不是卖的吗?你卖给我们不就行了,九公子还能管得着吗?”村长自然不敢去打扰九公子,如果对方应承还好说,如果不应承,他们种了,岂不是会惹恼对方。干脆先斩后奏,种都种上了,他就是知道了,还能让他们拔了不行。
第二天,冷大娘就和村长家的大儿媳妇一块到了王家。刘姥姥跟他们坐在院子里叨磕,“天气热,坐在院子里凉快,上头的葡萄架再长长就更好了。”
“哼,要是不算计咱们家的地,这会儿就是送他们种子又算得了什么。现在咱可不算刘家村的人,地不是他们的,屋子也不是他们的,想要种子,就拿银子来买吧。”
王狗儿指了小东山的另一头,“翻过山就是九公子的小宅子。”
大儿媳妇在心里把公爹和一帮老族叔骂了个半死,人家就两亩下等地,也瞧得上。王家多精明的人,一看苗头不对,立刻卖给冷家,不仅开了荒地,屋子都不住你们刘家村的。
“那村长要买几根,我知道城里的价格,肯定不能不给村长面子,给您算优惠些,二百文一根吧。不过可别来晚了,磨成粉可就没有了。”
“刘姥姥可是我们刘家村的媳妇,这么多年住在一处,总有个磕着碰着的时候。不过上牙有时候还要磕下牙呢,真到关键时候,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还不是自己人。”
吃下定心丸,冷大娘无事一身轻,也愿意在离开刘家村之前,替王家把这事摆平。
家里日子艰难的时候,抵给了刘家村的人,换回了口粮。没有想到,事隔几十年,还能再看到这对金耳丁。
“这院子可真是好,看这一片全是开的喇叭花,粉粉白白的,真好看呐。哟,我说怎么有香味,敢情是种的金银树,这茶水也是金银花泡的吧,可真香。”
王狗儿憨厚的笑着,好似卖了个大人情给村长一样。村长听的几乎要吐血,二百文一根,一两银子五根,还种不了一亩地的,这也太贵了吧。
“县令家的小舅子,康南大族查家的嫡公子,不然村长以为,我上哪儿能弄得到这种稀罕种子。再精贵,我们也就是赚个辛苦种地的银子。您想要种子,直接跟九公子开口,他同意了,我立马给。”
可是事到如今,也只得把礼拿出来,一对赤金的耳丁,是给刘姥姥的。刘姥姥一看,顿时捧在手里,心里跟翻了海似的难受,这是她的嫁妆,当年她的小姐亲自给她戴上出的嫁。
“好了,村里人也算有心了,几十年的东西还能找出来送给你。到底这个玉米算怎么回事,你看,我能不能做这个中人。”冷大叔的信上个月已经到了,说是先人已经入土为安,宗族的情况也很好,他留下打点,等安排好了,再让他们过去。
村长忿忿不平的走了,刘氏从屋里出来,“你以前可不是这么小气的人,怎么,还在生气呢。”
看到刘姥姥动容,大儿媳妇知道,就算有心里话,也不会对她说,很有眼色的告辞,留了冷大娘陪着说话。
王狗儿倒不是真会收他们二百文一根,只是要让他们知道,求人就得有个求人的样子。
一根五百文,那一亩地有多少根,能赚多少银子,想想就好像看到满天飞的都是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