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3/3)

    收到金锞子,青儿立刻就忘了白天看到的惨事,当宝贝一样捧在手心里,恨不得晚上睡觉都要抱着。

    剩下的给王狗儿,他也不要,说辞和刘姥姥差不多,让她自个儿收着。

    刘氏撇撇嘴,她是觉得让一个小孩子收这么银子,弄丢了或是被人骗了怎么办。可是一想到孩子他爹说的,就噎下了自己的话。算了算了,省得说出来,又怀疑她想贪银子。

    “今年的圣寿节,怕是不好过了。”板儿想到外头的流民,虽然人数不多,但这会儿还只是初秋,越到后头怕是只会越多。皇上今年又是大寿,五十大寿的时候流民围城,这会儿心里只怕窝了一肚子火。

    大老远的叫了两边王爷世子过来,就是准备好好庆祝一番,也好展示一下国泰民安盛世太平的。结果闹了这么一出,要是皇上还奢侈的庆生,岂不是成了昏君。

    第38章 吐血

    “三皇子到现在还不回,怕是在外头商量对策,怎么把流民拦住才好。早干什么去了,早点赈灾,放粮,施粥,这些人谁愿意长途跋涉到京城求个活命,人离乡贱,看看刘家的那媳妇,就知道了。”

    王狗儿“吧嗒吧嗒”抽着烟斗,刘家的儿媳妇,打扮整齐吃饱了饭,竟然很能看一看。说话做事俱都是伶俐的,和村里人相处也不坏,想必以前,也是村里的一朵花。

    如果不是离了故土,何至于嫁到刘家这样的人家。

    “你们男人真是,三句离不开国家大事,这些事自有官老爷安排,反正咱们在天子脚下,有什么好怕的。”刘氏对于生活在天子脚下有着一种盲目的自信。

    也不知道是不是借了刘氏的吉言,流民真的越来越少了,到处都在传三皇子赈灾有效,这些人都回了故土,不往京城来了。

    皇上松了一口气,礼部的官员更是松了一口气,不然这个圣寿真不知道如何下台才好。

    刘家村的村长果然走通了关系,入选到了进宫贺寿的一群农人当中。从各地一共来了五十位老农,进献自家种的粮食蔬菜,一是显示民众对朝廷的拥护和爱戴,二也是体现皇上与民同乐,体察民心,爱民如子的心情。

    村长又是裁新衣,又是拜祖宗,进宫的头三天,甚至斋戒三日,弄的不知有多神圣。也让贾茁更深刻的看到,皇权在普通人的心里意味着什么。

    圣寿节当天,金陵城要放烟花,青儿很想去看。贾茁当然不敢去金陵城,刘姥姥更不愿意动弹,板儿也摇头,说对烟花不感兴趣。王狗儿不想扫了女儿的兴头,这种大日子,多少年也不过这一回,便决定带刘氏和女儿一块进城。

    “我们一早过去,就不驾车了,直接坐村里的驴车进城,住一晚,第二天中午就能回了。”晚上看完烟花,当然没法连夜赶路,只能在金陵城住上一晚。王狗儿便这般安排,又问板儿和贾茁要不要什么,他给买了带回来。

    “练字的纸快没了,捡便宜的买一些回来,墨条也快没了。”板儿要的东西,总不过是老三样,对吃穿他几乎没有任何讲究,每回提到的不过是笔墨纸砚。

    “我想要一双麂皮靴子,和青儿一人一双,防水还暖和。”贾茁认真想了想,棉鞋沾了雪就化成水,钻到鞋子里,湿冷湿冷的。去火上烤了,穿上随便做点事,就又湿了。冻的一整天脚都没什么知觉,这是她最讨厌冬天的一点。

    “好,都买,给板儿也买一双。”王狗儿听了笑着点头。

    “你自己也得一双,有时候出门,也体面不是。”刘姥姥也笑着,一年一年的日子,如果就这么过下去,就真的太好了。

    到了万圣节的当天,板儿驾了骡车送他们到刘家村,再驾了空车回来,去了堂屋。

    天冷,家里开始点炭盆,所有人便都坐到堂屋里烤火,农家没有一个屋点一个炭盆那么浪费的。

    一进来闻到一股喷香扑香,炭盆里烤着花生,这会儿大约是熟了,冒着香气。贾茁手忙脚乱的去捞,被板儿接过来,又快又稳的夹出来,自个拿手手剥了,再递给姥姥和贾茁。

    “我不吃了,老了,咬不动了,你们自个吃。”刘姥姥不要,看着他们吃的喷香,只是笑。

    贾茁也想去剥,被板儿赶紧抢过去,“小心烫。”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