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8(2/3)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起来王家有了家底,但是搬到县城里住,开销却比以前大的多了。首先就是板儿读书的费用,除了束脩,还要买书和笔墨这些易耗品,还要按月给些零花钱,学堂里头,也偶有应酬的事需要花钱。

    剩下的都是普通人家或是贫家子弟,谁也不会把一年十两银子的束脩不当一回事。

    贾茁虽然只看到他的侧脸,却不知为什么,一种即熟悉又让人想要亲近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个男人并不年轻了,穿着的也不是多名贵的衣料,可举手投足之间,却有一种自然流露出来的世家贵族子弟的气息。

    “叛乱是不是平复了。”贾茁问道。

    对老百姓来说,这是一件大好事,不说别的,没了战争,总能少缴些税赋。

    村民见扯到九公子,也不敢再言语,等村民散去,贾茁进屋去做饭。小东山另一头,九公子那边的人看到这边的动静也找上门来了。

    刘氏也学会了刘姥姥的手艺,在家做了酱菜去卖。但如果不带上贾茁和青儿,效果就会差上很多,带出去的大坛子只能卖掉一半。哪怕是刘氏拿着碗请人试吃,也不行。

    来人失望的走了,贾茁心里倒觉得,这样也好,太过逆天未必是件好事。

    贾茁端了碟子,和青儿瞄准一个商船,在岸边请下船的人试吃。

    刘氏每算一回,心里都要寒一下,王狗儿做中人也只是刚刚开始,常常一个月都拿不到几个钱。

    县令夫人地里的玉米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贾茁只好一摊手,“大家都一样,毕竟之前没人种过,出现什么事都是有可能的。”

    “我们也不知道,人家给的种子就是这样,也说过可能会水土不服。”贾茁出声,反正九公子不在,锅扔给他就好了,自己背不嫌累得慌吗。

    常常是王狗儿赶了骡车,刘氏装坛,贾茁和青儿去码头请人试吃招揽客人。

    更何况,板儿读书的事不是一年二年,可是很多年的事。还有娶媳妇,嫁女儿,笔笔都是开销。

    试过几回总结出来经验,贾茁和青儿年纪小,又是姑娘家,请人试吃比较让人没有戒心。再加上小姑娘卖力推销之下,只要东西不差,都让人不好意思不去买一坛带上。

    板儿的学堂生活从来没有过的心情愉悦,讨人厌的几个家伙都被退了学。还有几个唯他们马首是瞻的小纨绔,也不敢惹事了,夹紧了尾巴做人。

    三个人过来,住了几天,处理完玉米的事便坐骡车回县城。出了刘家村,就听到后头如雷般的踢踏声。很快就有一小队士兵过来,叫路上的人全部靠边站。

    下船的几个人里头,有个个高的男人,从容走到岸,却并往上走,显然只是下来放个风,一会儿船开的时候,他就会跟着上船继续抵达目的地。

    这么一盘算,刘氏越发拿酱菜当个正经生意来做了。

    “没有补救的办法吗?”来人很是急切。

    出入的衣裳也要做新的,以前在刘家村可以穿的,到了县城就不适合了。东西更贵就不用说了,这几乎是刘氏每天都要抱怨一回的。

    “大概是收复叛乱的二皇子回来了。”板儿将骡车赶到路边,让开道路。

    这样的脸色,也无须再问什么,朝廷对二皇子的嘉许很快下来了,封忠勇王,暂不划分封地,留居金陵。

    贾茁摇头,“积年的老农都看不出问题,估计是没办法了。”

    大队人马走过去,盔甲闪闪发亮,穿着全副铠甲的二皇子高高扬着头,一脸春风得意。

    “应该是吧。”板儿眯着眼看了看远方,把贾茁推上骡车,让她坐进去不要露面。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