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7(2/2)

    郝师傅跟四个帮厨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场景,他们一直做的都是一锅一份的菜。

    先是把切好的肉都放到大木盆里,用面粉鸡蛋给猪肉勾芡,搅拌之后,再拿来一大木盆的青椒。

    可是在酒楼里却是独一份。

    扒拉两口就要挣钱去了,谁有空先去点两刻钟的菜,再等两刻钟上菜。

    她就是要把餐馆变得快捷,或者说,就是要在西城开便捷餐馆。

    这些都是后话了。

    之前的迎春楼也是这种风格,否则也不会在酒楼设冰窖了。

    这不行,绝对不行。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这样对时间紧张的客人来说,那是最好不过的。

    最后放到锅里经过爆炒,香味马上四散出来。

    木匠此时已经把第一批一百个木盘拿过来了,苏糖让自己的员工们先拿木盘,然后排队,自己则站在饭菜的另一侧。

    苏糖道:“我给你盛菜。”

    所以不管哪个东西,都是很需要力气的。

    这种大锅饭,只有人口众多的乡下人这么做吧。

    酒楼,也可以是为了便捷服务的。

    不需要坐下来细嚼慢咽,不是只有上档次,才是酒楼。

    许多人一辈子去馆子吃一顿饭,那就是可以吹嘘半辈子的事。

    但苏糖完全打破了这个想法。

    苏糖让大家排着队来端属于自己的四菜一汤。

    毕竟现代很多饭店就是为了快捷才有的,不存在那种下馆子吃饭就是体面的事情。

    当然了,这种方法不是独创。

    炒好的四木盆菜都被端到大堂里,放到大堂一侧的桌子上。

    但苏糖意思是,把所有菜都做好,等着客人过来盛饭就行。

    就在众人思考的时候,苏糖擦擦头上的汗,已经把辣椒炒肉做出来了。

    郝师傅立刻明白苏糖的意思了。

    绿豆汤熬得不是那么稠,主要就是喝口解暑的汤,现在已经初夏,在夏天喝口绿豆汤,谁不喜欢呢。

    四菜一汤做完,旁边的绿豆汤也熬好了。

    原本他以为所谓的四菜一汤,要一个人一个人炒,那样实在太麻烦了。

    毕竟现在的人对酒楼理解,那就是坐下来慢慢享受,慢慢吃东西的。

    接着做下面的菜。

    苏糖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今天是试菜,也是苏糖告诉大家运作方法。

    但是苏糖的动作让他们发现,她的动作好像非常专业?

    现在的苏糖正在做辣椒炒肉,这个锅里不是一人份的辣椒炒肉,而是十几个盘菜的量。

    而郝师傅也反应过来,跟着打下手,苏糖做的就是改进食材的处理方法,让食物更可口。

    这个想法在现代人看来正常。

    每次要炒多少,苏糖就拿出来合适的量。

    你会在工地开五星级大酒店吗?不会吧。

    这么炒出来,味道真的会好吗?

    可古代人不同,古代的物资匮乏,商业没那么发达。

    就是这个道理,即使工地的人有钱吃,那也不会在干活的时候吃啊。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