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5(2/2)
这个宗源,瞎搞什么,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俩关系好?
网上针对这几首改编歌曲的讨论也没停过。
考虑到歌曲背景设定,江远大胆地在其中加入了丰富的民乐元素,练习时音乐老师还cue了下江远:“唢呐这段处理的不错,想法挺好的。”
截止到现在,江远总共也没发几首歌,“那几首”显而易见,指他在猜你节目中,瞎几把“魔改”的那几首歌曲。
上期有位选手唱到兴头往底下倒了两瓶水,观众非但没觉得冒犯,反而更加兴奋。统计结果出来,也是那位选手获得了第一名。
江远挠了挠头,“是我自己改的。”
说完,他一咕噜从地板上爬起来,到固定机位前边,一脸认真地说:“都是我自己写的!作词、作曲、录音、混音、后期……跟歌曲相关的一切,都是我自己做的!”
紧接着江远又想起什么,怕有杠精,谨慎地对镜头又补充了一句:“不包括宣发。”
不要再怀疑了!!!
第一期就是,江远和蒋思晟都不要伴舞,光一个人站上去唱,都没法跟观众互动。
旁边工作人员都忍不住笑,他们是亲眼见识到了江远在音乐这方面的专业性,非常强,没有任何可怀疑的点。
仨人边吃边聊,江远跟着听了不少圈内小故事,没想到施正跟宗源认识——宗源有部电影的主题曲是施正写的。为了歌曲能契合电影基调,施正在剧组呆了俩星期。他俩又都认识江远,早在葬礼上就见过,一来二去的,就熟了起来。
相比于其他六位首发选手,江远实在太年轻了;再加刚下映的《他无所不能》后遗症——高中生小安的形象深入人心,节目组的工作人员都很难把他当成成熟的独立音乐人来看待。
音乐老师了然地点点头,猜你他也是全程追下来的,江远在里面没少用唢呐等民乐,虽不能当着镜头明说这句话,但他可以换一种方式问,“那几首歌也都是你自己改的?”
导演组:“……”
原创时代跟猜你不一样。猜你有多季累积下来的经验,来的观众不说是专业歌手,也是有相当音乐素养的听众。
导演噎住,工作人员偷笑。
而原创时代却很有种音乐节live现场的感觉,观众人挨着人地聚在台下,跟着歌曲旋律舞动、尖叫。
彩排导演意有所指:“你们这么搞,舞台效果出不来。”观众投票率低,容易垫底,容易被淘汰。
不是说导演组轻视江远,只是说,音乐老师总不自觉地把江远当成孩子,看江远表现出色、作品优秀就忍不住多夸两句。
“你们俩这算……忘年交?”蒋思晟八卦地问。
说这话时导演正面对江远,几乎等同于明示江远。
就不能些微低调点儿吗?!
工作人员笑得更欢了。
第六十六章
施正笑眯眯的,“我还说宗源怎么想起来联系我了,原是为了你。”
由于《他无所不能》主题曲之后,江远再没在音乐领域有所作品,原先对江远很有信心的网友也心声怀疑:茶叶罐到底有没有创作的能力?
讲述了两对恋人,阴差阳错失散多年,其中一对幸运地重逢,另一对则不幸得到死也未能再相遇的故事。
敲定歌曲最终版本,下一步该商议舞台效果了,江远施施然道:“我不要伴舞。”
不远处的蒋思晟:“我也不需要——”
三次彩排后,就到了正式演出的环节。
抱着写字夹板坐在地板上的江远抿抿唇,露出了一个面对夸奖不太好意思的笑容,谦虚地说:“我喜欢这些声音融合在一块儿的感觉,经常做各种尝试。”
江远为第二期准备的歌曲名叫《远方的故事》。
live表演经历丰富的江·过气歌手·远含蓄地说:“上一次看观众反应也还行,都挺配合的。”
录制的形式有些像在音乐厅里听歌剧,一人一座,不能乱位置。台上歌手能否与台下观众互动并不重要。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江远:“……”
所以音乐老师问这个问题其实是在侧面帮江远澄清谣言——没找枪手,自己改的、自己写的。
你们猜你出来的是不是有什么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