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3)

    李胥颔首,面上波澜不惊,心下如明镜般清朗,看来自己所料不假,虽不知林之倾用了何种法子窜改了户籍人丁记录。只是李胥并不在意其中缘由,也无意揭穿此事,却唯独对一事耿耿于怀,那便是林之倾为何对侍郎案如此上心。

    “主子,小的还查到一事……”说到最后,刘雄略有些踌躇,顿了顿话音,道:“这林大人和已故的世子,当年同属恩科举子,曾在慧贞书院短暂相处过,算是同窗。”

    “表兄?!”

    李胥闻言,不由挺直了背脊,手指在书案上,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敲击,随后问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引人注意处?”

    “小的能力有限,只查到这么多,等我收拾打点下,去趟杭州郡,应该还能查到点别的消息。”刘雄说罢,正欲起身行礼,为赶赴杭州作准备。

    “不必,不用费这个精力,今日你也辛苦了,下去休息吧。”

    待刘雄离开,李胥思忖良久,一番权衡取舍,分析利弊后,决定亲自去趟大理寺一探虚实。

    事不宜迟,李胥换上常服,出了禁宫,策马飞奔,不消一会儿,便到了大理寺府衙,守门衙役得知其身份后,恭敬地将人迎入内院,并及时通报了大理寺卿。

    林之倾闻言,顿觉意外,自己和襄王殿下并无私交,更不知其所为何事,虽心中百般猜疑,礼数自然是不能少的,连忙起身迎接,躬身作揖道:“微臣拜见襄王殿下,有失远迎,望殿下恕罪。”

    李胥伸手虚扶了一把,借着擦身而过的契机,仔细打量了几眼,只见林之倾身形尤为单薄纤细,她穿着立领服饰,和那日宫宴装束无差,外头套了件绛紫色的官袍,脖颈掩藏在立领之后,看不清喉结。如今听来,林之倾嗓音宛转悠扬,清澈灵动,同男子浑厚低沉的声音简直天壤地别。

    李胥嘴角含笑,一派轻松淡然,负手而立,道:“不必多礼,本王与林大人颇有渊源,今日不请自来,还请林大人莫要见怪。”

    说罢,抬眸环顾四下,大理寺的衙役比起其他府衙,明显人数偏少,但各司其职,井井有序,不时有手抱卷宗的文书官,在前后院之前穿行。

    “殿下请入座,上茶。”

    林之倾作了个请的手势,自己则退至旁侧,李胥顺着她的指引,进了间略为简陋的书房,里头大半间屋子被竹架占满,架上整整齐齐堆着各种卷宗,边上还贴着便签,上载年份地域。而剩下的空地,摆了张偌大的案桌,文房四宝样样不缺,上头铺着打开的卷宗,密密麻麻批满了备注。

    整间书房唯有案桌旁有把靠椅,想来平日里极少有客人拜访,林之倾搬起靠椅子,往他脚边送,自己则站在一旁。李胥撩衣坐下,伸手接过茶盏,手指不经意掠过纸张,沾上了未干的墨渍,而他却浑然不在意。

    备注[1]:官符袋:装官符的锦缎袋子,袋子颜色和官阶有关,从颜色可简单判断官阶。三品及以上袋子是金色刺绣。

    第五章

    “不知殿下今日拜访,所为何事?” 林之倾开门见山,丝毫不带婉转之意。

    “也不是什么大事,本王多年前离京,对故友甚是想念,此次有缘回来,却已是物是人非。此位故友亦是林大人旧识,本王大言不惭,借着故友之名,来和林大人叙叙旧,林大人不会赶本王走吧?”

    “微臣不敢。”林之倾恭敬道,垂着眼问,“不知是哪位故友?微臣竟然有幸与之相识。”

    “是本王的表兄崔皓,字落均,永定侯府的世子。”

    “殿下说笑了,世子乃皇亲贵冑,身份高贵,微臣一介布衣官,何德何能同世子相提并论,旧识不敢当,叙旧更是无从谈起,殿下抬爱了!”

    林之倾语气如常,神色冷峻,李胥则不紧不慢喝了口茶,抬眸与她相视良久,而后开口道:“哦,难道林大人和表兄未曾相识?可你们二人同是永德恩科举人,本王若是没记错,那时是在慧贞书院一同研习,备考会试的吧?”

    “殿下没记错,只是书院考生近百人,彼此皆来自天南地北,微臣侥幸从乡试中脱颖而出,得以入京参加会试,与其他人皆是不相识的,偶与几名同乡人相聊几句,确与世子未有交集。”

    林之倾字字句句界限分明,恭敬而疏离,思维明晰,言辞更是滴水不漏。

    “看来是本王唐突,那便不打搅大人批公务了,林大人留步,不必送我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