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2/4)
“尚书令所言极是,此乃国事更是微臣家事,是微臣治家不严才闹得这般笑话,还望刑部为襄王殿下正名。”
柳风白的眼皮无端跳了几下,只觉此事过于蹊跷,他来不及细想,按林进所示,前去寻人,此时不仅是证人,连那尸身都凭空消失,俨然成了一桩实打实的诬告。
整齐划一的陈词滥调,犹如寺庙中日日传颂的经文,从朝臣们口中涌出,空洞而无趣,此时一个声音从人群中异军突起。
赵禅总算办了件聪明事,让人堵了林进的嘴,绑了他的手脚,将人五花大绑的抬去了林府。
他私下派人请了赵禅,从他口中问出了些端倪,对林之倾所言更加深信不疑,就在犹豫不定之时,罗远宁忽然想到一人——刑部侍郎柳风白。此人惯会摆官威,又善察言观色,是个投机取巧之辈,将此事交给他办再好不过。
罗远宁心中一凛,他深知林之倾的能耐,多年来刑部虽有尚书令的庇护,却一直被大理寺强压一头,久而久之,他一见林之倾,就下意识的生出心虚退缩,此刻被她寥寥数语一激将,又忍不住胡思乱想起来。
林进见识到了官府的庄重森严,顿时哭天抢地,自是悔不当初,他脑中如一团烂泥,情急之下,唯一可期寄之人只有林之倾一人,遂语无伦次道:“大人饶命!此事……我儿大理寺卿亦是知情的,您让她来公堂上……给各位青天大老爷说道说道!”
不出所料,柳风白办起此案果真雷厉风行,即刻下令唤来了林进,公堂之上,无知的林老爷义愤填膺,拿出状纸一通指责。
此事无人再有异议,便依了周实勋之意,下朝后,罗远宁假惺惺地与林之倾攀谈,一通先礼后兵的威慑之言,却在林之倾面前败下阵来,她冷着脸,淡然道:“家父是个远近闻名的酒鬼,酒醒后便对此前种种一问三不知,恐让罗大人失望,下官在此先给您赔罪了。”
柳风白轻蔑的瞥了眼堂下之人,冷哼一声,命衙役去请人,谁知林之倾直言自己一无所知,还主动请命重罚林进,摆出了一副秉公办事的高风亮节之态。这招以退为进,反倒让柳风白无所适从,若真下死手打残了林老爷,不仅遭同僚诟病,还怕林之倾借机报复。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柳风白气急,一拍惊堂木,命衙役从刑房内搬出长凳和水火棍,誓要治林进一个诬陷皇族之罪。
江杰趁胜追击,见他有所动摇,不待他反悔,将一张折叠整齐的状纸交到林进手中,蛊惑道:“小的一现身,怕着了襄王的埋伏,我只求林老爷替我敲了那鸣冤鼓,此后诸事小的会一一向官府禀明,定不会连累您获罪的!”
“罢了罢了,你且起来吧,我看你也是忠义之辈,我岂有不帮之理。”林进故作为难,却将那状纸仔细收好藏进袖中,江杰见状,自是万般感激。
事不宜迟,二人火速赶至京兆府,江杰依言先藏于暗处,待林进将状纸呈上,再由府衙传唤后露面,一切商定,林进壮着胆子,敲响了鸣冤鼓。
“微臣惶恐……”
原以为此事就此翻篇,岂料这仅仅是个开端,翌日,这件微不足道的糊涂事让有心人捅到了朝堂之上,桓帝对这等家长里短的琐事不以为意,正闭着眼,不耐烦地斥责群臣。
林之倾反应极快,立马出言附和,此事牵涉家中那个糊涂爹,与其稀里糊涂蒙混过关,成了日后隐患,不如直接析缕分条,绝了那些人大做文章的念头,更是借机给林进一个深刻教训,以防他日后再作出这等荒唐大事。
赵禅开堂问话,一见来人,面色和缓了几分,可听了他振振有词的告述,惊得差点从官椅上跌落,此事可大可小,赵禅大喝一声让林进闭了嘴,又朝师爷使了个眼色。
周实勋一板一眼,正色道:“启禀陛下,老臣以为谋逆乃大罪,关系重大,京兆尹放任不理乃是渎职,此事须细细审问才是,不如交给刑部处置,待此事查清也可还襄王殿下一个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