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7(3/3)
李弼用牙尖狠狠碾过微颤的双唇,深吸一口气,强作镇定道:“各位爱卿有何良策?大可各抒己见。”
“突厥部狼子野心,先朝时便屡屡进犯我瑞朝边境,此次撕毁休战协议乃是情理之中,陛下及各位臣工不必过于忧虑,老臣自请挂帅,前往北疆平定外敌。”
燕琼丛适时的出言表忠,颇有恩威并用的压迫力,令李弼不得不低头服软,他苍白僵硬的脸颊有了丝松懈,感激道:“大将军为瑞朝鞠躬尽瘁,实乃我朝大幸!”
燕琼丛装模作样的行了一礼,随着退朝的人流马不停蹄地涌向宫门外。夏殊早已牵马等候良久,见到来人,二人相视无言,燕琼丛的眼底这才露出满满愁绪。他比兵部早一步获悉北疆异动,燕漪在加急密信中只寥寥数语便清楚交代了当下形势,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驻扎的大军只等帅令就可整装开拔,二人行至城门外,燕琼丛突然神色一凛,道:“夏殊你留在盛京,替老夫牢牢盯着兵部!今时不同往日,若兵部借机扣押辎重军粮,边关势必腹背受敌。”
“这节骨眼上,借尚书令十个熊胆,他也不敢造次,边关兵败,外敌长驱直入,国将不国,他还是分得清轻重的。”
夏殊分析得头头是道,这时候他还是存有一份私心的,为将者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躲在后方当个缩头乌龟,何况还是与一帮迂腐自私的小人为伍。
燕琼丛皱了下眉,冷声道:“战事当前,不怕一万只怕万一,那老匹夫心胸狭隘,老夫身边唯有你最可靠,只能将这事交托给你!”
夏殊一顿,面带遗憾,但还是颔首领命,他将燕琼丛送出京郊,远远望了眼马蹄踏过时尘土喧嚣的纷乱景象,心下五味杂陈。
燕琼丛一路风尘仆仆,在抵达喀兰前,北疆遭遇了第一次奇袭,一支千人轻骑跨过乌拉江,不断逼近挑衅驻军,借此探查瑞朝防守的虚实。燕漪并未理会这些隔靴搔痒的小伎俩,而是加紧盘点军中物资,并向朝廷连发了几道加急军令,请求增兵增粮。
入夜,近子时,只觉远方有股沉闷的窒息感在渐渐压近,前哨巡防的士兵传来消息,突厥大军又向前逼近了十里地,一举越过了江面!
燕漪挥退前来通报的岗哨小兵,面色沉沉地问道:“让你们连夜挖制的暗沟,进度如何?”
“时辰紧迫,三排暗沟只堪堪挖完了两排,没想到敌军攻势如此迅速,这工事怕是会耽误!”陈平语气平稳,又将军情条分缕析地简述一番,“据前哨来报,敌方主帅乃贺鲁州,此次集结了突厥举国十五万大军,看来他们是要破釜沉舟。”
燕漪揉了揉眉心,未有过多忧色,冷静道:“北疆二十万驻军,只在兵力上占了点优势,可惜这些年养尊处优下来,基本把底子都荒废了。我们只能守!尽量避免与突厥前锋正面交战,若让对方探出实力就会陷入被动,希望这些小把戏能勉强挡下一波攻势……”
陈平喘了口粗气,道:“下一波攻势不知何时袭来?我们不如……”
“行不通的,明知自己几斤几两,就别献丑了,”燕漪摇头,苦笑道:“贺鲁州当年与靖王殊死一战,尚能保下突厥大半主力,而后逃往草原养精蓄锐,你凭什么认为我们的偷袭能成功?”
陈平陷入沉默,随即点点头退出大帐。
天还未大亮,突厥先锋的攻击就伴随着东方微露的晨曦席卷而来,突厥的军马精壮且下盘稳,士兵擅使短而锋利的弯刀,尤其善长近身格斗,与之交锋占不到任何便宜。
燕漪后撤兵力,诱敌深入,冲在最前头的骑兵纷纷中招,连人带马掉入一丈深的沟渠,被底下铺设的尖利短矛刺穿皮肉而动弹不得,跟在后头的兵马躲闪不及,也应声掉入深沟,一番胡乱的踩踏下,死伤过百。
突厥人勇猛,竟无丝毫怯意,看着被族人尸体慢慢填满的深沟,一拉缰绳,以血肉为垫脚石,如蝗虫过境,呼啸袭来。
陈平见状,大手一挥,几万架弓/弩齐齐发射,箭矢带着杀气划破北疆凌冽刺骨的寒风,直击敌人要害。
远距离压制不是长久之计,若突厥前锋负隅顽抗,强行突破防线只是时辰问题,陈平捏了把汗,死死盯着敌方的行军方向,却不料突厥骑兵突然鸣金收兵,急急地后退躲入大军之中。
负责应敌的小将喜出望外,直奔大帐通报喜讯,燕漪闻言,神色晦暗不明,侧过脸望向天际,自言自语道:“又要下雪了,不知父亲能不能在落雪前赶到。”
接下来几日,两军维持对峙之态,双方均未有动作,这场算不上大捷的首战为瑞朝大军平添了几分盲目自信。
燕漪看在眼里,忧心忡忡,而此时的军中人心浮动,四下充斥着行色匆匆的传令兵,换防事宜虽仅仅有条,仍免不了让人钻了空子,一个面容普通的小卒混迹于人群,在各个营帐间不停穿梭。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