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2/3)
突厥部内情况亦不容乐观,大可汗早已病入膏肓,他只想凭着短暂的回光返照之刻,为这个游牧之国画上圆满的篇章,不管是悲是喜,尽人事听天命。
燕漪眼睛一亮,立马心领神会,“可以!往年隆冬时节,别说是江面连农家院内的水井都能从里到外冻成一口石井。而今年冬日尤为酷寒,江面上少说也能结上几尺厚的冰。”
“有个不成熟的妄想,容我再仔细思量一下。”
李胥千里驰援,带来了为数不多的兵力和粮草,此举虽不至于让北疆将领把他奉若神明,但至少得到了他们的尊重和敬仰。
后院通向村中的祠堂,原本伫立在两侧的院墙被烧得面目全非,故而一眼就能瞧见那儿堆了黑压压的一群人。陈平揉了揉双眸,脚下一个踉跄差点栽倒,好在刘雄扶了他一把,他指向祠堂,刘雄顺着指引,侧目一瞥,顿时脸色大变。
李胥仰头看了眼天际,突然呢喃道:“这几天要变风向了……”还未等几人明白过来,他指了指那条宽阔蜿蜒的乌拉江,转头问道:“这江面结的冰可能承受铁桩撞击?”
“看来突厥部誓要与我朝争个鱼死网破了!” 李胥一语中的,而后思忖片刻,道:“恐怕如今形成的对峙之势并不是得益于前次交锋的胜利,而是源于这冬日的辖制。待过了这几月,突厥卷土重来,我等必会陷入被动!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化被动为主动。”
却见陈平一抬眸,眼角猩红满身戾气,咬牙切齿道:“少将军,我等与突厥一决死战!”
此后数日,喀兰城罕见的陷入一片黑寂,贺鲁州遥遥相望,虽心生疑惑,然而他并未过多在意,只道是主城供给耗尽之兆。
“那就准备起来吧,成败在此一举。”李胥笑言道。
李胥带来的粮草远比预期消耗得更快,而此刻的贺鲁州似有预感般,蛰伏在冰冻三尺的寒江边,不动声色地默默观望。
十二月廿十,临近年关,离京中巨变已过去了一月有余,奇怪的是,盛京城除了大门紧闭,一切如旧,不见改朝换代,更不见始作俑者露面宣战。而更为诡异的便是羽林营的举动,他们在咫尺之遥的城门外安营扎寨,按兵不动。
陈平闻言,斩钉截铁道:“殿下,但说无妨,我等定当全力支持。”
“出了什么事?遇上伏击了?”
见陈平、刘雄几人神色有异,燕漪以为是采购粮草遇上了麻烦,她也料到此事不会太顺利,正准备宽慰几句。
陈平呼吸一窒,蹲下身,心存侥幸般颤抖地摸向孩童冰冷的脸颊,他低着头,一动不动的过了半晌,才命手下安葬了两人,随即起身,抬脚迈出后院。
几人无心搜寻粮食,赶在天黑前,将村民们安葬了,又即刻赶回了主城。
“对!我们要主动出击。”陈平极为赞同李胥的提议。
李弼被困在殿阁内,此时此刻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处境,惊怒之余质问元昱是否要谋朝篡位。他居高临下盯了李弼片刻,突然仰头大笑,笑得眼角濡湿,面容狰狞,惊得李弼浑身寒颤。
李胥闻言从椅中惊起,燕漪一拳砸在墙上,忿忿道:“怪不得这帮蛮人不肯退兵,原是趁城门紧闭这段时日,干起了这禽兽勾当!”
燕漪缓声问道:“殿下,可有主意?”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双拳捏得“咯咯”作响,缓了半天才勉强挤出几个字,“那些畜生屠村抢粮……”
战事暂休,粮草问题就迫在眉睫了,陈平依照燕漪所说,带着刘雄,遣了一小队人马,偷偷去往附近的村庄和城镇,试图花高价从百姓处买些过冬干粮。
刘雄走进一处尚算完好的破屋,半掩的门扉歪倒在一边,陈平随进其后,几人穿过堂屋走向后院,却齐齐怔愣在原地,眼前惨状令人不忍直视。
怎料一路人迹罕至,远远望去,唯剩一片焦土,待走进才看清,到处皆是断壁残垣,烧得漆黑的窗棂砖瓦,来不及收拾而散落一地的被褥布衣……
白发老者的嶙峋双臂紧紧护着怀中一垂髫小儿,二人双目紧闭,早没了气息,棉袍上大片晕染的褐色血影如尖锐锋芒直刺人心。
刘雄和陈平二人大眼瞪小眼,皆是一副不明所以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