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3/3)
楚云闲看他一眼,见他兴致勃勃,把自己会做饭这句话咽回去。行军在外,一些简单的伙食他还是会,饿不着梁君末。
用过午膳,梁君末和楚云闲在暖阁消食,问他什么时候去军营。
“再过几天。”楚云闲躺在软榻上,手里拿着一本随手在书房翻的话本。上面记录着戚国的人文地理,言辞轻松诙谐,十分有趣。
“原来如此。”梁君末还奇怪昨天晚上楚云闲怎么那么主动,今早都在懊恼自己又做的太过,担心楚云闲身体吃不消,怎料楚云闲今天根本不去军营。无形间又被楚云闲坑一把,梁君末心里哭笑不得,他家逸之越来越坏了。
不过楚云闲得空,梁君末却开始忙碌起来。都城的雪季到尾声,有些地方雪季却还在持续,而且降雪量超过以往。朝堂一连收到几封急报,江平州灾情严重,向皇城请求救援。
江平州在戚国南端的边境上,左靠南国,右靠胡夷。此地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气候适宜,今年不知为何雪灾严重,无法控制。朝廷已经下达赈灾的命令,由梁君末亲自带队前去。
“皇上怎么突然要你去赈灾?”楚云闲收到消息已经是晚上,杨一在替梁君末收拾行李,梁君末在书房翻看几本奏折。听见楚云闲的声音,梁君末把手上的奏折合上,让青儿速去将军府交给赵钦河。
“不是皇上要我去,是我自己请命去的。”书房外面没有侍卫,梁君末把楚云闲拉进屋,让他烤暖和身体,解释道:“我这次也算借着公事的名头去办私事,我舅舅是江平州刺史,已经好几年没回来。家里都很担忧他的身体,这次雪灾我一来是去赈灾,二来去看看他,替家里人稍几句话。”
赈灾一事的确派谁去都可以,但家里人的话却不是谁去说都行。
楚云闲之前在丞相府陪王丞相下棋的时候听过关于舅舅的事,知道他是避嫌才一直在外不回来,心里对他有些钦佩。知道梁君末是去看他,楚云闲便没在阻拦。赈灾的时间就在明天,楚云闲叮嘱梁君末注意安全,让他把杨一带上。
梁君末有些犹豫,他是去赈灾又不是去打仗,皇上也派了人手,他再带一个显的不合适。
“江平州雪灾严重,恐怕趁火打劫的山匪不少,你把杨一带上我放心一点。”就梁君末这三脚猫的功夫,遇上凶悍的土匪,没个人在身边还真不行。
“好,都依你。”梁君末点头答应,楚云闲的关心他都不会拒绝。
次日清晨,梁君末带兵离都。楚云闲无事,骑马送他出城。等他和军队消失在地平线,自己掉转马头去军营长住。
没有梁君末在家,楚云闲的心思都扑在训练新兵上,王府的事情交给梁君时打理。
这日楚云闲如往常那般训练完,见天色还早,天空放晴,心血来潮回煜王府。岂料他刚回到府中,凳子都没坐热,宫里就传来消息,梁君末在江平州赈灾时遇刺,下落不明!
第六十五章 :江平州
江平州的灾情正如楚云闲所预料的那般, 除了天灾,附近的几股流匪都联合起来打家劫舍骚扰百姓。梁君末去江平州的路上就和这群山匪撞上,不过因为对方只是出来碰运气, 想打劫几个过路人,没想到遇上官兵,人手不足没有得逞。
赈灾的物质梁君末全部运往江平州,灾情得到一定的缓解。而那些山匪似乎余粮不足, 打起官府粮仓的主意, 夜里前来偷袭。梁君末让杨一带兵前去阻击, 战乱平息之后,杨一回来时发现本该在后方指挥的梁君末不见了。
他们在府中搜寻个遍,只找到打斗的痕迹, 没有看见人。应该还有另一批山匪是朝着刺史府来的,府中人手不足才导致梁君末和这群人撞上。
江平州的折子百里加急送到都城, 皇上震怒。梁君末对戚国的意义举足轻重, 真要论罪, 诛杀这些人的九族也不为过。刺史请皇上派兵增援, 皇上已经下令让高云虎带兵前去。
楚云闲听到消息时命令已经下达, 想来传旨的人是和他在路上错过。梁君时怕他担心,听见他回来就立刻过来见他。刺史的折子里还有一封杨一给王府的信,信里除了请罪之词,还有对当时情况的分析。他在信里说梁君末不像落入敌人手中,反而像是自己主动离开。
梁君时把信件拿给楚云闲看,请他定夺。楚云闲看完眉头紧锁,梁君末不是没有分寸的人,不会主动离开刺史府还不留下口信,让大家跟着担心。但杨一的话看起来有一定的可信度, 这其中一定还有被大家忽略的信息。
“君时,我要进宫。”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