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2)

    乐景在现代也是看过很多教堂的,在纪录片上也看到过很多清末民初的教堂,它们无一不是高大宏伟的哥特式、巴洛克式等风格,没有一个教堂如眼前的这个教堂般……逼仄低矮。

    这个教堂的模样着实出乎了乐景的预料。

    ……

    门没关,乐景径直走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印在墙上的巨大十字架,一个穿着厚重旗袍的女人背对着他,似乎正在做祷告。

    她金色的头发向后挽起,挽成妇人样式的发髻。

    在这一刻,他终于认识到了1869年所代表的沉重分量。

    这是一个典型的斯拉夫女人,金发碧眼,肤白如雪,骨架大,乐景才刚刚到她胸口。

    乐景:“……”

    所以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从传教士那里学习十九世纪英语的用法。除了英语,他还会法语和日语,有机会的话,他还想再多学几语言。

    乐景耐心等了一会儿,外国女人终于结束了祷告,转过身,有些惊讶地发现了乐景。

    乐景:“去教会练口语。”

    乐景故意用口音很重的英语说道:“早上好,女士。”

    外国女人明显更加惊讶了,她下意识用流利的北方口音汉语问道:“你会说英语?”

    一个真正的晚清就在他面前徐徐拉开帷幕。

    所有贫民百姓的脸上,都带着如出一辙的精疲力尽的麻木。他们眼神灰暗,冷漠,没有任何有温度的情绪,仿佛只是活着就已经耗尽了他们所有的生命能量。

    所以他直接忽略了直播间满屏的问号,向城外走去。

    出了城,乐景一路问了好几个行人,才终于摸到了教堂所在处。

    去教会练口语是乐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教堂很小,混居在村庄里很不显眼。

    乐景继续用英语“笨拙”回答,“是的,我从,一个外国商人那里,学会了一些。”

    马夫们驾着马车奔腾而过,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乞丐模样的男人们躺在路边,贪婪的吸食着鸦片;几个光鲜亮丽的富人从酒楼走出来,骨瘦嶙峋的乞丐们和野狗抢食着泔水;货郎挑着货品沿街叫卖,缠着小脚的小少女抱着孩子拐进阴暗的小巷,皮包骨头的男人扛着包裹蹒跚前行……

    大姐,你怎么不按套路来啊。

    炎黄子孙绝不轻易认输。

    这就是一个现代人对晚清的第一个印象——一个“苗条”的社会。

    乐景从他们中走过,宛如误入死者世界的活人。

    乐景义正言辞:“打什么脸,虐什么渣?玩宅斗不如学习强国。”

    外国女人终于恍然大悟,她用欣喜的眼神看向乐景,然后用流利的英语问道:“当然可以,亲爱的,你是教民吗?”

    第3章 清末之吾辈爱自由(3)

    为了传教,你也是真够拼的。

    他突然觉得很冷。

    他露出一个羞涩的笑容,继续用含糊不清的英语说道:“我很……向往,西方文化,很想学习你们的语言,如果可以的话,能和我用英语,交流吗?”

    但是你不说英语,我怎么和你练口语啊?

    真正的晚清不是老照片里皇帝太后的富贵荣华,更不是电视剧里的风花雪月,而是一个更悲惨,更麻木,更贫穷,更病入膏肓的穷人社会。

    直到他走出城,他才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乐景:“……”

    外国女人了然的露出一个慈爱的笑容,她善解人意的说:“没关系,我很擅长汉语,我们可以用汉语交流。”

    大街上人来人往,拥挤不堪,乐景却心情格外复杂。

    乐景虽然精通英语,但是现在是十九世纪,语言规则肯定和后世有变化。

    直播间观众:???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只要他攻克了语言的难关,那么未来他可选择的道路都多了很多,无论他是当翻译,当老师,干实业,还是出国留学,英语都是必不可少的。

    他熟知历史,他深刻明白未来的一百年岁月里,华夏会掀起多么翻天覆地的变革,积贫积弱的华夏迫切需要掌握西方技术的人才。

    这是一个外国女人。

    他这一路来,没有见过一个胖子。

    【里外同学:??所以主播你要去干啥?】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