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2/2)

    郑安伦口中的谢大人,全名谢启明,官居一品,是洋务派中的中流砥柱。

    几个学子行色匆匆,在前方小声说着什么:“教谕……洋人……石碑……”

    郑安伦脸上挂着虚伪的笑容,居高临下地劝道:“杜大人,你这是何必呢!霍华德先生是真心仰慕华夏文化的,所以才想借走颜公石碑几天,霍华德先生的父亲霍华德伯爵是大清忠诚的朋友,帮了谢大人很多忙,你不会连这点面子都不给吧?”

    “有我在,你们别想拿走石碑!”杜县令双目赤红,目眦欲裂,胸腔剧烈上下起伏,把石碑紧紧抱在了怀里,恶狠狠的瞪着对面的两个人。

    霍华德挑起下巴,举起手杖不客气地指着杜县令,不耐烦地用不流利的汉语说:“识相点,快把石碑给我,要不然我让谢大人罢你的官。”

    乐景脸色阴沉下来,一股怒气在他的胸口激荡。

    乐景巳时两刻到达县学时,却惊讶地发现县学里人丁零落,只有寥寥几个学子,根本不像是要举办仪式的架势。

    话音未落,变故突生,霍华德突然暴起,扑向杜县令,夺走石碑,然后挥舞手杖把杜县令击倒在地。

    第13章 清末之吾辈爱自由(13)

    学子狐疑地看向乐景:“什么捐赠仪式?”

    是颜泽苍!

    教谕衙内,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此情此景下再见,杜县令老脸一红,满面羞惭之色。

    杜县令哈哈大笑,笑的全身都在发抖,笑出了眼泪,撕声道:“荒天下之大缪!一个洋人也配在我华夏作威作福!”

    郑安伦变了颜色,疾言厉色道:“杜钧泓,你想英吉利国怪罪华夏吗?我华夏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霍华德伯爵是我们要热情款待的客人,我华夏地大物博,奇珍异宝数不胜数,霍华德先生现在只是需要一个小小的石碑,你都不愿意给,未免太吝啬了吧!”

    杜县令气的浑身都在发抖,在这一刻,他突然有点心灰意懒。

    “为人父母,怎么能忍心骨肉远走异乡吃苦受累?一切不过是为今之计,唯有西学才能拯救华夏,你父亲宁愿你为国尽忠,也不愿你留在他身边做孝子。”

    好一个天…朝上国!

    乐景心头一跳,追问道:“你们刚才在说什么?什么洋人,什么石碑?”

    颜泽苍出于信任才把石碑托付到他手里,可是他却辜负他了的信任。

    郑安伦率先喝道:“大胆狂徒!竟敢妄议朝政!你是谁,是怎么进来的?”

    两个人一个是孟县教谕郑安伦,一个是英吉利国伯爵之子霍华德,本来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物,此时却沆瀣一气狼狈为奸。

    第二天的晌午,是杜县令算准的黄道吉日,将在这天举办颜公石碑捐赠仪式,届时会有全县学子做见证。

    他张口欲骂,门外却骤然响起一道清脆声音:“吝啬?!朝中的大人们倒是不吝啬,所以他们割地赔钱,卖辱求荣,巴结讨好洋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好!好得很呐!”

    整个过程不过几秒钟,等乐景反应过来,石碑已经被洋人抱在了怀里,而杜县令倒在地上不停呻吟。

    好一个“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杜县令浑身一震,向声音方向看去,就见一个唇红齿白的蓝袍少年气势汹汹破门而入。

    好一个宁赠友邦不予家奴!

    郑安伦冷哼一声,蔑笑道:“什么你家的石碑,你已经把石碑捐给了县学,这就是县学的石碑,我作为县学教谕,捐县学的石碑,为什么还要问你的意见?”

    ……

    他寒窗苦读十几年,到头来,不能造福百姓,还要仰洋人鼻息,这大清朝的官做起来到底有什么意思?

    乐景站了起来,头回对茫然失措的顾图南冷下脸,冷冰冰说道:“言尽于此,你好好想想吧。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了,明天我再来。”

    “我是谁?我是这块颜公石碑的主人!”乐景冷笑一声,“你捐我的石碑,问过我的意见没有?”

    乐景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他追上前,询问道:“你们在说什么?这里怎么这么少人?不是说要举办颜公石碑的捐赠仪式吗?”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学生看了下周围,小声说:“卯时的时候,教谕和大令在教谕衙前吵起来了,我听了一嘴,好像是教谕想送给洋人一块石碑,大令不同意。”

    他抱紧手里的石碑,抬头怒视着这两人,“不用你罢官,我会自己摘帽回乡!古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未来史书上,也会记下我杜某人不屈的脊梁!”

    杜县令抱紧怀里石碑,向乐景走去:“现在物归原主,你放心,我就算丢了这顶乌纱帽,也绝不会把石碑……”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